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出現變化而有了新的開始。[例]自從土地政策更張,賦稅減輕後,農民的生活情況已大有改善
農地重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提高經濟效益而就某一區域內的全部耕地重新整理、規劃,並改善水渠、道路等周邊設備的系列工作。
肌原性肌肉萎縮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一、 肌肉萎縮症患者及家長應有的態度1. 多注意孩童身體發展的狀況,如有異樣,應及早就診,如未獲改善,應找專門醫師診治,勿延醫誤診。2. 設法與肌萎症支持性團體取得聯絡,從中獲得經驗;照顧方法及專業知能。3. 把患者視為正常人,盡可能地讓他在正常環境中受教育、工作,並接觸團體同儕,建立每個人自己的人際關係。4. 注意配合醫師、復健師、保健師之指示做運動、飲食及日常保健。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裘馨氏肌肉萎縮症、杜氏持續肌肉萎縮症英文關鍵字: Duchenn’s muscular dystrophy、pseudo hyp...
解題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個解題的階段所扮演的是:暸解題意、解決問題和回顧答案及其解法。 策略和過程目標 發展問題的分析技巧改善學生分析不熟悉問題的能力,確認所想到和需要的資訊,忽視不重要的資訊以及清楚地描述問題或作業的目標。 發展與選擇策略幫助學生培養在不同解題背景下常被使用的解題策略,並且能合適地使用那些策略。 確證答案去改善學生評估答案之正確與有效的能力。 延伸或一般化問題幫助學生學習比求得答案外更多的解題經驗;考慮結果或過程能適用其他場合狀況,或形成規則或通則程序...
風移俗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PIRL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的閱讀成就進行國際性評量,希望藉由評比結果,瞭解國際間不同地區、國家如何進行閱讀教育,以作為各地改善閱讀教學以及促進閱讀能力的參考。PIRLS選定小學四年級學生為對象的原因是此時學生開始透過閱讀來學習,如果表現不佳,很可能反應出以下兩種訊息:1.基礎閱讀能力仍需加強;2.閱讀理解能力尚待開發。台灣在2004年加入這項國際性的研究,2006年首次參與評比。資料來源: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http://lrn.ncu.edu.tw/pirls/PIRLS%202006%20Report.html
學習障礙兒童的處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乃屬於個體內在的限制或不足,可能妨礙個體的學習能力,主張教師協助兒童習得其不足的心理歷程技能,藉以改善其學習障礙的現象。4. 神經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在學習障礙的應用乃採行基本過程訓練官,又稱為能力訓練模式(the ability-training model),其理論是兒童在學習高層次的認知技巧之前(例如閱讀),必須先發展較基礎的心理能力,諸如知覺、知覺—動作或語言的技巧(linguistic skills),這些能力被認為是發展學業技巧的先決條件。教師使用過程導向教學法乃希望經由訓練或增強學生較基本的技巧,藉以促進學生...
變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義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人工肢體。裝置於截肢病人的殘肢上,以改善功能,或增加美觀。如義手、義足。
生命教育的教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非傳統教學的「知→行」。所謂「動力團體」,乃對生命的體驗與行為之改變來開發潛能,進而重建人格,並改善人際關係互動,提升自我生命價值與生活品質。六、課程最後的「小組分享」單元為本教案另一特色。藉由在「動力團體」課程之後,由學生所組成的小組,直接進行相對靜態性的分享,可覺察及重整自我行為的改變,經由語言的表出以價值性知詮釋,將生命課程的體驗與感動,融入日常生活的自我成長之中。教案的設計取材,皆於日常觸目所及、垂手可得知人事物,盡量不用教材教具,以增加教學使用的方便性及學生學習與吸收的效益。 內容天使教案以一個學期18週次...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