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0.87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ㄈㄚ漢語拼音︰shēng lèi jù fā釋義︰猶「聲淚俱下」。見「聲淚俱下」條。 01.唐.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調食制用,先發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銓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批評議論而排次第。南朝宋.松之〈上三國志注表〉:「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箱。《晉書.卷三五.秀傳.贊曰》:「鉅鹿自然,亦云經笥。」宋.陸游〈晚晴〉詩:「潤侵書笥深防蠹,暖徹衣篝剩得香。」
名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名稱。《隋書.卷六七.列傳.矩》:「雖大宛以來,略知戶數,而諸國山川未有名目。」《文明小史》第三四回:「季才聽了『三萬選』三字,卻合了從前大題三萬選的名目,心中甚喜,就叫他拿來。」
牆頭馬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雜劇名。元白樸作,演少俊與李千金相戀,私訂終身的故事。因少俊過洛陽李氏園,於馬上見牆頭女子甚美,遂作詩投之而結緣,故稱為《牆頭馬上》。
味如雞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味兒與雞的肋骨一樣無味。語本《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脩曰:『夫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比喻沒有味道或少有實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麋鹿。《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其明年,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駰集解引韋昭曰:「楚人謂麋為麃。」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ō釋義︰即「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松之注引三國魏.曹植〈與德祖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詞賦一通相與。夫街談巷說,必有可采;擊轅之歌,有應風雅;匹夫之思,未易輕棄也。」 參考詞語︰里談巷議注音︰ㄌ|ˇ ㄊㄢˊ ㄒ|ㄤˋ |ˋ漢語拼音︰lǐ tán xiàng yì釋義︰猶「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宋.曾敏行《獨醒雜志.附錄》:「上自朝廷典章,下至稗官雜家,里談巷議,無不記覽。」 參考詞語︰巷議街談注音︰ㄒ|ㄤˋ |ˋ ㄐ|ㄝ ㄊㄢˊ漢語拼音︰xiàng yì jiē tán釋義︰即「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推崇。通「揖」。《北史.卷三八.文舉傳》:「父邃,性方嚴,為州里所推挹。」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韓愈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能寫文章,自言「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貞元二年(786年)赴長安應試,無門第資蔭,三試不第。貞元八年(792年)始中進士。應吏部試,又三次不中。貞元十一年(795年),三次上書宰相,希得薦舉。貞元十二年(796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