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拜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使臣到秦國買糧。秦穆公和大臣商量後,答應了晉國的要求,並且將粟米運到晉國。到了次年冬天,秦國也發生饑荒,派人到晉國請求購買糧食,但晉惠公不給,秦穆公見晉惠公如此忘恩負義,便親自率領大軍討伐,結果三敗晉軍,俘虜了晉惠公。晉國的大夫披頭散髮,拆下帳篷,追隨在惠公的後面。秦穆公看他們垂頭喪氣,十分憂愁的樣子,就派人告知他們說:「大家為什麼那麼悲傷呢?我秦穆公跟隨你們君王惠公往西走,只是實踐你們晉國的妖夢罷了,那裡會做得太過?」這裡的「晉國妖夢」指的是僖公十年的事。當時晉惠公改葬了太子申生,結果晉臣狐突夢見了申生。申生跟他說:因為惠公的無禮,他已請求天帝,將晉交付給秦國,將由秦國來祭祀他。因為有此夢...
|
一隙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國,然牽於流說,惑於道諛,是以賢聖蔽掩,而讒佞用事,以此亡國破家,而賢士饑於巖穴也。昔趙高無過人之志,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禍殃其宗,盡失其瑟,何膠柱之調也?」 〔注解〕
(1) 權衡:衡量、評估事物得失輕重。
(2) 睹:看見。
(3) 辰參之錯:參星在西方,辰星在東方,夜間此出彼滅,白天一同隱沒,不能並見。辰、參,星宿名。
(4) 膠柱調瑟: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見「膠柱鼓瑟」。
|
言論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在群眾集會或大庭廣眾間有發表演說或參加討論問題的權利。《老殘遊記》第六回:「又見那老鴉有一陣刮刮的叫了幾聲,彷彿他不是號寒啼饑,卻是為有言論自由的樂趣,來驕這曹州府百姓似的。」
|
帶牛佩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宣帝時,渤海歲饑,民多淪為盜匪,龔遂受命為守,教民賣刀買犢,賣劍買牛,改業歸農。典出《漢書.卷八九.龔遂傳》。比喻棄武務農。如:「古代太平盛世時,英雄無用武之地,人民往往帶牛佩犢,棄甲歸田。」
|
幸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幸好、幸虧。《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幸然解得廟門開,痛苦饑寒塞滿懷。」《水滸傳》第六一回:「我思量平生學的一身本事,不曾逢著買主。今日幸然逢此機會,不就這裡發賣,更待何時!」
|
樂禍幸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幸災樂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幸災樂禍」係由「幸災」及「樂禍」二語組合而成。
「幸災」見於《左傳.莊公二十年》,故事是說晉惠公時,晉國發生饑荒,秦國賣糧給他們,幫助晉國度過難關。第二年,秦國也遇上荒年,向晉國購買糧食,晉國卻不答應。大夫慶鄭覺得這樣不妥,勸晉惠公說:「忘恩負義會導致無親;看見別人有難而高興是不仁;貪愛財物不與人分享是不祥之舉;得罪鄰國是不義的行為。這四種美德都沒有,如何能維持國家的長久?」雖然慶鄭不斷地勸說,但惠公還是沒採納他的意見。果真秦國收到消息後非常氣憤,隔年起兵攻打晉國,晉國非但大敗,連惠公都被俘虜了。此處原文就用了「幸災不仁」。
「樂禍」見於《左傳....
|
如虎傅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常事。《史記.卷五.秦本紀》:「饑穰更事耳,不可不與。」
|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悟呂蒙、陸遜之詐,竟墮孫權計中,父子成禽,以敗大事。西魏王思政5>鎮守玉壁,高歡連營四十里攻圍之,饑凍而退。及思政徙荊州,舉韋孝寬代己,歡舉山東之眾來攻,凡五十日,復以敗歸,皆思政功也。其後欲以長社為行臺治所,致書於崔猷,猷曰:「襄城控帶京洛,當今要地,如其動靜,易相應接。潁川鄰寇境,又無山川之固,莫若頓兵襄城,而遣良將守潁川,則表裡俱固,人心易安,縱有不虞,豈足為患。」宇文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請,且約,賊水攻期年、陸攻三年之內,朝廷不煩赴救。已而陷於高澄,身為俘虜。慕容紹宗6>挫敗侯景,一時將帥皆莫及,而攻圍潁川,不知進退,赴水而死。吳明徹7>當陳國衰削之餘,北伐高齊,將略人才,公卿以為舉首...
|
五穀不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穀類不熟。指荒年大饑。《穀梁傳.襄公二十四年》:「五穀不升,謂之大侵。」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