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3.53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糊難以分辨的樣子。《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對著那河裡煙霧迷離,兩岸人家都點上了燈火,行船的人往來不絕。」
一刀兩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行事乾脆爽快。《歧路燈》第七一回:「一個男人家,心裡想做事,便一刀兩斷做出來。」《野叟曝言》第一四回:「有謀贊道:『文先生真是快人,賤性也是一刀兩斷的。』」也作「一刀兩段」。
斯文掃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那位少爺話也收了,接過卷子來,倒給人家斯文掃地的請了個安。」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ē tán釋義︰即「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金.元好問〈楊煥然生子〉詩四首之二:「人家歡喜是生兒,巷語街談總入詩。」 參考詞語︰街談巷諺注音︰ㄐ|ㄝ ㄊㄢˊ ㄒ|ㄤˋ |ㄢˋ漢語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àn釋義︰猶「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清.昭槤《嘯亭雜錄.卷四.松相公好理學》:「公於召見時,凡民間隱情,街談巷諺,無不率口而出,毫無隱忌,故人多尼之。」 參考詞語︰街譚巷議注音︰ㄐ|ㄝ ㄊㄢˊ ㄒ|ㄤˋ |ˋ漢語拼音︰jiē tán xiàng yì釋義︰譚,同「談」。「街譚巷議」即「街談巷議」。見「街談巷議」條。 01.清.龔自珍〈對策〉:「不...
牛頭不對馬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答非所問或事情兩不相符。《官場現形記》第一六回:「只要人家拿了他一派臭恭維,就是牛頭不對馬嘴,他亦快樂。」《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也作「牛頭不對馬面」。
歡天喜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裡,只見一人醉倒在床;腳後卻有一堆銅錢,便去摸他幾貫,正待要走,卻驚醒了那人,起來說道:『這是我丈人家與我做本錢的,不爭你偷去了,一家人口都是餓死。』起身搶出房門。正待聲張起來。是我一時見他不是話頭,卻好一把劈柴斧頭在我腳邊,這叫做人急計生,掉起斧來,喝一聲道:『不是我,便是你。』兩斧劈倒。卻去房中將十五貫錢盡數取了。後來打聽得他,卻連累了他家小老婆,與那一個後生,喚做崔寧,冤枉了他謀財害命,雙雙受了國家刑法。我雖是做了一世強人,只有這兩樁人命是天理人心打不過去的;早晚還要超度他也是該的。」那大娘子聽說,暗暗地叫苦:「原來我的丈夫也吃這廝殺了!又連累我家二姐與那個後生無辜受戮。思量起來,是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物用的粗棍子。如:「木槓」、「鐵槓」。
一種體育器材。如:「單槓」、「雙槓」、「高低槓」。
好與人爭論作對。如:「抬槓」、「雙方槓上了」。
作為標記或刪除的線條。如:「槓掉的部分,就是應該刪除的文字。」
尋花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ā釋義︰猶「尋花問柳」。見「尋花問柳」條。 01.《紅樓夢.第七五回》:「這些來的皆係世襲公子,人人家道豐富,且都在少年,正是鬥雞走狗、問柳評花的一干游蕩紈褲。」 參考詞語︰覓柳尋花注音︰ㄇ|ˋ ㄌ|ㄡˇ ㄒㄩㄣˊ ㄏㄨㄚ漢語拼音︰mì liǔ xún huā釋義︰猶「尋花問柳」。見「尋花問柳」條。 01.《野叟曝言.第二六回》:「這公子名叫連城,頗有才貌,性極慷慨……卻不耐煩這些收租放債事情,惟好煉丹採戰,覓柳尋花。」 參考詞語︰尋花覓柳注音︰ㄒㄩㄣˊ ㄏㄨㄚ ㄇ|ˋ ㄌ|ㄡˇ漢語拼音︰xún huā mì liǔ釋義︰猶「尋花問柳」。見「尋花問柳」條。 01.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一...
冉伯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堪入目,異臭撲鼻,不僅別人感到厭惡,他也自慚形穢,因而不肯與人交接,逢人常常避道而行,生怕傳染了人家。孔子卻從未因冉伯牛患有惡疾而嫌棄他,並常在弟子中稱道他的德行,將他與顏回並駕齊驅。 思想沒有特殊記載 著作沒有特殊記載 評價冉伯牛以德行著稱,是一位德行高尚的君子,為人「危言正行」,是孔門四科十哲之一,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仲弓齊名。《論語‧先進》曾經記述孔子對弟子冉伯牛的評價:「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孟子在評論孔門弟子時則把他列為德行的首位,可見其在仁德上確有令人讚賞之處。 參考資料http://tw....
一無所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居易是中唐的著名詩人,他的詩作以平易近人,老嫗(ㄩˋ)能解著稱,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力由盛轉衰,王公貴族朱門酒肉,一般百姓生活卻十分困頓,造成許多社會不公平的現象,這些都成為白居易以詩諷諫的題材。在這首〈悲哉行〉中,白居易先寫儒者為學的辛苦與貧困,經常要等到垂垂老矣才能飛黃騰達;次寫富貴人家的子弟不事學問生產,年紀輕輕就能承襲爵位,每日與人飲酒作樂,縱情聲色之間,除了荒嬉娛樂之事,其餘的事都不知道。詩句雖然淺白易懂,但悲痛諷喻之情,躍然紙上,足堪發人深省。後來「一無所知」這句成語 ,可能就從詩中「其餘一無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什麼也不知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