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風披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於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深林鉅木,嶄巖嵾嵯,九、嶭,南山峨峨,巖陁甗錡,嶊崣崛崎,振谿通谷,蹇產溝瀆,谽呀豁閜,阜陵別島,崴磈瘣,丘虛崛,隱轔鬱,登降施靡,陂池貏豸,沇溶淫鬻,散渙夷陸,亭皋千里,靡不被築。以綠蕙,被以江離,糅以蘪蕪,雜以流夷。尃結縷,欑戾莎,揭車衡蘭,稿本射干,茈薑蘘荷,葴橙若蓀,鮮枝1>黃礫2>,蔣芧3>青薠4>,布濩閎澤5>,延曼6>太原,麗靡7>廣衍,應風披靡8>,吐芳揚烈9>,郁郁斐斐,眾香發越,肸蠁布寫,晻苾勃。 〔注解〕 (1) 鮮枝:一種香草,可染紅色。 (2) 黃礫:一種香草,其根可染黃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懦弱而缺乏決斷力的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我從來欺硬怕軟,喫苦不甘,你休只因親事胡撲。」
一手遮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語本唐.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一人手,得天下目。」
閃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說話吞吐遮,不肯直截了當說出實情。如:「閃爍其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脫去。《左傳.哀公十六年》:「而又面以絕民望,不亦甚乎,乃免冑而進。」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或一知半解為知道,而日知之則無不能行,是妄而已。曾皙詠歸之語,亦可謂見道體矣。而孟子猶以其行不為狂,而況下此者哉!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 (2) 臆度:音|ˋ ㄉㄨㄛˋ ,主觀的揣測。〔參考資料〕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辯》論詩如論禪,漢魏晉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也。大歷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矣。晚唐之詩,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晉與盛唐詩者,臨濟下也;學大歷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陽學力,下韓退之遠甚,而其詩獨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為當行,乃為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透徹之悟,有但得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蔽、蓋。如:「庇蔭」、「包庇」。《說文解字.广部》:「庇,蔭也。」唐.韓愈〈感春〉詩三首之一:「藤陰已可庇,落蕊還漫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玉上的斑點。如:「白璧無瑕」、「瑕不瑜」。《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璧有瑕,請指示王。」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玩冰壺瀲灩天上下,似一片碧玉無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凋殘的。如:「枯枝敗葉」、「殘花敗柳」。宋.柳永〈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詞:「敗荷零落,衰楊映。」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盡心下》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孔子在陳,何思魯之狂士?」……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絜之士而與之,是獧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曰:「何如斯可謂之鄉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為踽踽涼涼?生斯世也,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1>也,刺2>之無刺也。同乎流俗3>,...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