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蛙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論海洋之大,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直接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句之教學)  2.透過解釋而非翻譯,讓學生經由第二語言學習新事物或新知識。  3.學生應在看到文字之前,先聽到第二語言,因此,口語訓練是必要的。  4.音標規則應納入教學和教師的訓練。  5.單字應在有意義的上下文中出現,以幫助學生了解其字義。  6.教師應在學生練習或看過文章後再教文法規則,亦即以歸納性的方式來教文法。  7.教學的藝術在於有趣味的教學,並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師有責任提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學習第二語言。  教科書及反覆的練習是主要的教學媒介。  使用直接教學法的優點是:  1.學生直接而有系統地學...
嗟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感嘆的語氣詞。通常都獨立置於一句之前。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小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乳糖等雙糖分解為小分子的單醣。(註2)3. 小腸總共分為三段,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在食物進入小腸之前,食物會 先在十二指腸經過膽汁和胰液所分解,再透過空腸和迴腸中的腸液所消化,接著食物在小腸內以蠕動的方式分解,經由小腸壁來吸收所有消化後的養分。食物在這些消化過程中,可以將碳水化合物轉變為單醣,蛋白質轉變為氨基酸,脂肪轉變為脂肪酸和甘油,而這些產物和水份,就在小腸內經由擴散作用或主動作用予以吸收。(註1) 小腸線小腸黏膜中以許多微小的小腸線,可以分泌的鹼性小腸液,裡面含有雙糖酶、胜肽酶、核酸酶,用來將食物分解。(註...
光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簡介2 歷史3 種類4 參考資料 簡介CD(英語:Compact Disc),是一種用以儲存數字資料的光學碟片,原被開發用作儲存數位音樂。CD在1982年問世,至今仍然是商業錄音的標準儲存媒體。在CD尚未發明之前,音響系統都是屬於類比訊號,音樂的來源大多是30公分直徑的LP唱片、收音機以及錄音機等,CD發明之前根本就沒有數位音響,因此CD可說是繼電晶體以來最偉大的發明。雖然許多音樂迷或音樂專業人士都指出,若使用較高級的器材,CD音質大輸LP...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母校板橋國小立張我軍石像,表彰他對台灣新文學運動的貢獻。 貢獻:日據時期,1924年(大正12年)之前,台灣的文學界籠罩在一片吟風弄月,無病呻吟的擊缽、吟唱舊詩之中,加上台灣總督府對士紳階級的懷柔政策,鼓勵吟詩、做對,更使這班士紳大老、權貴青年不事反省關心其本身所處的政治、社會現狀,沈醉於風花雪月的迷夢中,社會上許多青年學子亦群起仿效。直到1924年4月6日,張我軍於「台灣民報」上登出一篇文章《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才一記打醒了許多人的春秋大夢,揭起了台灣新文學的大旗,欲打倒那陳腐頹敗的舊文學。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有...
上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玄妙之道。南朝梁.陶弘景《真誥.卷四.運象篇》:「昔未受上道之前,有欲索側人意,有稱說堪陶獎者,受隱書之後,此計都冥也。」
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同等、相等。[例]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殫思極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欲。而為表明冒死獻言之心,文章起始處先提了漢代朱雲的事跡。朱雲為西漢人,成帝時上書求見皇帝,當著眾臣之前,斥責以帝師升任丞相的張禹為佞臣。成帝大怒,命人將朱雲拖出去,但他死命地攀著殿裡的欄杆,即使欄杆折毀,仍大聲地說出諫言。事過之後,有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道德序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型之間發展的先後順序是不變的,由此引出道德發展的六階段說。郭氏將此六個階段分成三個層次,並將第一層次之前的階段界定為零階段;茲分別說明如下: 1.零階段:道德前階段(premoral stage)  這階段兒童是以自我為中心來從事判斷。 2.第一層次:道德成規前期(pre-conventional level)此層次分為下列兩個階段:(1)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導向。此階段兒童認為服從權力與避免懲罰就是對的事,行為帶來的有形結果決定行為的善惡。(2)第二階段:工具性相對主義者導向。此階段兒童認為正當的行為包括那些能當作工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