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9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飢不擇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飢餓時不挑選食物的好惡,有麼吃麼。比喻急迫時不作選擇、挑剔。《水滸傳》第三回:「自古有幾般:『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也作「饑不擇食」。
天經地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左傳》記載:魯昭公二十五年的夏天,叔詣和晉國趙鞅、宋國樂大心、衛國北宮喜、鄭國游吉等在黃父會盟,商討安定王室的事情。趙鞅令諸侯的大夫們給周天子輸送糧食,準備好戍守的將士,並說:「明年將要送天子回王城。」子太叔游吉進見趙鞅,趙鞅問他揖讓進退的禮節。子太叔回答:「這是儀,不是禮。」趙鞅再問:「那麼叫做禮呢?」子太叔回答說:「我曾聽先大夫子產說過:『禮,是上天的規範,大地的準則,人民的行事依據。』天地的規範準則,人民就加以效法。」後來「天經地義」這句成語,就從《左傳》文中「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演變而出,指天地間原本如此而不容改變的道理。
漠不關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漠,冷淡。漠不關心指冷冷淡淡,毫不關心。《歧路燈》第九五回:「人家竟相傳鈔,襲以藏,而子孫漠不關心。」《文明小史》第四回:「到底人家的馬,漠不關心,並不當心餵草餵料。」
杜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所以稱事不合格者為「杜撰」。見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杜撰》。後稱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虛構為「杜撰」。《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胡說,麼打翁罵婆?這是你杜撰的!何不說打爹罵娘!」《紅樓夢》第七八回:「那寶玉雖不算是個讀書人,然虧他天性聰敏,且素喜好些雜書,他自謂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誤失處,拘較不得許多。」
兩全其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紅樓夢》第七二回:「昨兒正說要做一件麼事,卻少一二百銀子使,不如借了來。奶奶拿一二百銀子,豈不兩全其美。」
驚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驚奇訝異。《紅樓夢》第八一回:「黛玉聽了這話,更覺驚訝道:『這是麼話?你真正發了瘋了不成?』」《文明小史》第一回:「柳知府聽了此言,甚為驚訝,除了贊歎感激之外,更無別話可說。」
漏網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道。漢代初年,變嚴刑峻罰為寬簡,法網疏闊的程度,甚至連能夠吞舟的大魚都可以逃脫,然而政治清明,沒有麼作姦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從前的法令可以說非常嚴密,但是各種罪惡偽詐卻紛紛出現。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於教化,而不在於法令。後來「漏網之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比喻僥倖逃脫法網的人,或比喻驚慌逃竄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較原時間提前的,未到預定時間的。如:「早退」、「急麼,離開演的時間還早呢!」《左傳.宣公二年》:「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天吃得飽飽的,麼事也不想,麼事也不做。語出《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比喻無所事事。漢.王充《論衡.別通》:「有才能之稱者,非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也,不說五經,則讀書傳。」
大同小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們既可以說南方距離無窮遠,卻也可以說南方近在眼前。假如我們今日來到越國,也可以說是昨天就到了。為麼會如此?正是時空是連環的。於是我可以隨意地說天下的中央就在燕國之北,或在越國之南。如果能這樣去觀察萬物,自然可以知道萬物的大小同異無別,天和地也是一體無差別的。」在這段話中,原文的「大同而與小同異」,指的就是大部分同而小部分異,演變成「大同小異」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事物略有差異,但大體相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