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太宗讚譽虞世南五種絕佳的特色。《舊唐書.卷七二.虞世南傳》:「太宗以是益親禮之,嘗稱世南有五絕: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辭,五曰書翰。」
京師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省,稱大著作。 (5) 張載:字孟陽,晉安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文學家,官至中書侍郎。性閒雅,博學能文,有詩文多篇行世。 (6) 訪岷邛之事:請教關於三國蜀都地區的風土民情。岷邛,指岷山、邛崍山,地約在今四川省。邛,音ㄑㄩㄥˊ。 (7) 門庭藩溷:大門、廳堂、籬笆和廁所,泛指家中各個地方。藩,籬笆。溷,音ㄏㄨㄣˋ,廁所。 (8) 著:音ㄓㄨㄛˊ,放置。 (9) 祕書郎:晉代官制,負責掌管圖書經籍。 (10) 司空:職官名。周時有冬官大司空,為六卿之一,掌水土營建之事。秦無司空,置御史大夫,漢初沿置,成帝時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多有更名,或稱御史大夫,或稱司空,至明始廢。 (1...
載塗怨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
書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博學而不能應用的人。《晉書.卷六一.劉喬傳》:「卿讀書雖多,而無所解,可謂書簏矣。」《新唐書.卷二○二.文藝傳中.李邕傳》:「父善,有雅行,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簏。」
佳境漸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漸入佳境」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顧長康1>噉2>甘蔗,先食尾。問所以,云:「漸至佳境。」 〔注解〕 (1) 顧長康:顧愷之(西元341∼402),字長康,小字虎頭,晉無錫人。博學有才氣,善繪畫,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動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2) 噉:音ㄉㄢˋ,同「啖」,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
青過於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出於藍」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2>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3>,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4>,金就礪則利5>。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注解〕 (1) 已:停止。 (2) 輮:通「揉」,音ㄖㄡˊ,使彎曲。 (3) 槁暴:晒乾而枯。槁,枯。暴,晒乾。 (4) 木受繩則直:木頭用繩墨矯正就可以切得直。繩:繩墨,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 (5) 金就礪則利:金屬用磨刀石磨就會變利。金:金屬器具。礪:粗的磨刀石。〔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大戴禮記.勸學》
倒海排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握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利鞅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利韁名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或被看不到的鎖鏈給綁住,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怨囂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掌握。梁商見到政局敗壞,民間災異四起,想要整頓朝政,於是四處延攬有才德之士。李固是當時有名的文人,博學多才,有氣節操守,不同流合汙,多次辭退朝廷的徵用。他曾縱論時弊,建議皇帝應該壓制外戚、罷退宦官、用人唯才,但沒有受到採納,於是便到漢中隱居起來。這次梁商請他出來為官,李固希望梁商能夠先端正朝廷風氣,於是又上書說道:「安帝在位的時侯,任用外戚小人,他們公開地收受賄賂,任用人才沒有一定的標準,所以天下才會紛擾不已,路上都充滿了百姓抱怨的聲音。希望將軍能夠以天下為憂,崇尚儉省,用人唯才,才是救國之道。」但是梁商卻沒有接納李固的建議。這段話的原文「天下紛然,怨聲滿道」,後來演變出「怨聲載道」這句成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