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蚍蜉撼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蚍蜉撼樹」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韓愈〈調張籍〉詩(據《全唐詩.卷三四○.韓愈》引)1>李杜2>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3>撼大樹,可笑不自量4>。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擺雷硠。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我願生兩翅,捕逐出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
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 動作、學習障礙英文關鍵字: motor、Learning Disabilities 參考資料楊堂著。學習障礙教材教法,中華民國88年8月出版,頁20-21,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括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1.括,打結。「括囊」指收束袋口,比喻閉口不言。《易經.卦.六四》:「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修辭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培養學生的雄辯和演說才能,準備將來擔任國家的高級職務。羅馬帝國時期,少數修辭學家遵奉公元後第一世紀體良(Quintilian)所宣揚,而為西塞祿(Cicero)所擬定的教學理想。西塞祿及體良認為修辭學校,理應致力於培養均衡發展的演講士或政治人才。然而,在修辭學校建立後並有了良好的規模時,藉由公共演講方術以指導國家命運的機會,也就隨著共和政體的流失而無影無蹤了;修辭學校的實用價值,顯然要比其所顯示的功能為長久。 參考資料註1顏慶祥●湯維玲(19...
學習障礙兒童的處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e ability-training model、linguistic skills 參考資料楊堂著。學習障礙教材教法,中華民國88年8月初版,頁30-33,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木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詩人》主角,影片已在吉隆坡、馬六甲、台南、高雄、新竹等地影展放映。作品曾選入87、91年度詩選、乾詩選、詩路詩選、馬華7字輩詩人自選、愛情五味情詩選、散文合輯《愛情聲帶》等,詩集《秘密寫詩》、《no.》限於唐山書店出售。 詩作欣賞(一) 〈憂傷〉我把疑惑夾在書的中間前往深淵上的浮萍我扭開了妳給晨光的微笑意向的影子載浮載沈或許會有孩童經過擲予妳抓不住的亂石緊張之餘我閤起了眼前的一切只剩憂傷還在書頁裡微微凸起(二)〈公車詩系列〉【捷運私語】城市的節奏換了我們改搭捷運持續詩之飛翔陽光停靠在樟樹的鬢毛棲息樓層夾縫偷看電視城市...
危詞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危言聳聽」。見「危言聳聽」條。01.清.劉一〈復郭善臣書〉:「兄與弟肝膽至交,何敢危詞聳聽?實緣軍事日亟,不得不倚重龍驤。」
唐宋古文八大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兩代八位古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明茅曾編有《唐宋八大家文鈔》一百四十四卷,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名始著。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否極泰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否極泰來」原作「否終則泰」。〈否〉和〈泰〉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兩卦。〈否卦〉,下乾上。在下的,陰氣下沉;在上的乾,陽氣上升。於是陰陽二氣不交,具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象,屬凶卦。〈泰卦〉,乾下上。在下的乾,陽氣上升;在上的,陰氣下沉。於是陰陽二氣相交,具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屬吉卦。「否終則泰」就是表示物極必反,惡運到了極點,好運即將降臨。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變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於是上書吳王,加以勸諫。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