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光棘鰩耳棘老板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aja acutispina (Ishiyama, 1958)
身體異常光滑。吻尖銳。背部頭長為眼眶間隔之4.73~5.81倍長;第一背鰭起點至尾端之距離為全長之16.4~20.0%,項棘1枚。尾扁而短,尾具縱走皮褶。雄魚尾棘3列,雌魚5列。兩背鰭間距很短。體盤背側除吻端及體盤前緣外皆平滑。體背為均勻之淡灰至淡棕色,中央具一對明顯之眼狀斑。
由日本,中國東海至台灣沿近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
底棲性,以小魚及蝦、蟹之甲殼類為主食。
可由底拖網漁獲,體型一般不大,通常歸為下雜魚,提供為養殖用餌料。較大體型者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鰩亞目(Suborder Rajoidei)
鰩科鯆科(Family Rajidae),Skates
棘箱魨六稜箱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entrocapros aculeatus (Houttuyn, 1782)
體圓而短;體甲有6稜脊,體側中央各有1稜脊,背腹部中央則無;體色淡;體背有許多與瞳孔等大之棕色斑點;體長可達15公分。
中國東海。
棲息於60公尺深處的泥砂海底。
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箱魨科(Family Ostraciontidae),Trunkfishes,Boxfishes
箱魨上科(Superfamily Ostracioidea)
喙吻田氏鯊篦吻棘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eania calcea (Lowe, 1839)
第一背鰭基底極度延長,鰭高則很低,起點位置與胸鰭基底相對;由第一背鰭硬棘起點至後角之長度,長於第一背鰭後角至第二背鰭硬棘之長度。尾柄不具隆脊起線;皮齒細小,皮齒冠約為0.5公釐長;體色棕灰。
主要出現於北大西洋東岸沿近海域,西印度洋及東、西太平洋亦有零星分布,臺灣地區則於東北部海域偶而可以漁獲。
經常出現於陸棚斜坡區上層水域,是常見的種類,棲息水深73~1,450公尺,底棲性。卵胎生,每胎產仔6~12尾,以底棲之魚類及蝦為食。最大漁獲體長111公分,成熟體長約7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約30公分。
可由底拖網延繩釣漁獲。供食用,肝臟富含鯊烯。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刺鯊科(Family Centrophoridae)
一種電腦犯罪手法,指使用竊聽設備直接從通信線路上竊取訊息。
內轉往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內轉往內。用來標示方向:腿在地上空中做繞圈的動作時,由後經旁再往前的方向叫〈en dedans〉。另一個〈en dedans〉的用法是在標示軸轉〈pirouette〉的方向:往支撐足的方向轉,叫內轉〈en dedans〉。例如:在後雕像姿的往內軸轉〈pirouette en dedans en attitude derrière〉。方向概念在芭蕾的學習相當重要,搞清楚後,對學習的進展會很有幫助。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尖鰭刺鯊黑尖鰭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ntrophorus acus (Garman, 1906)
吻端呈窄拋物線狀;口前吻長稍長於口裂寬,而短於由口裂部至胸鰭起點之距離。上頷齒直立稍傾斜。第一背鰭低且基底頗長;第二背鰭約與第一背鰭同高,基底長則僅為第一背鰭基底長之3/4,硬棘基點與腹鰭內緣相對;第一背鰭基底末端至第二背鰭硬棘基底之距離約等於由吻端至胸鰭基底中點之距離;胸鰭後角尖窄延長,向後延伸僅達第一背鰭硬棘附近;尾鰭上葉後緣稍凹入。體側皮齒大部分重疊,呈葉狀,成魚時皮齒後緣則漸呈三尖叉狀。
本種出現於墨西哥灣及日本本州南方沿近海域,臺灣則於台東成功、宜蘭大溪附近海域均有漁獲記錄。
是較為罕見的種類,目前為止對其生態習性瞭解仍十分有限,僅知其棲息在200公尺以深的深海,雄魚成熟體長在81公分以上。
可由延繩釣釣獲,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角鯊目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刺鯊科(Family Centrophoridae)
奈氏魟黑土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asyatis navarae (Steindachner, 1892)
體盤呈菱形;體盤長為體盤寬之88~94%;吻長為體盤寬之20~24%;兩眼間距為體盤寬之10~12%;噴水孔間距為體盤寬之18%;吻端至尾棘起點之長為體盤寬之121~127%;吻端至口部中央之距離為體盤寬之21~24%;口裂寬為體盤寬之9~10%,口腔內具3~5枚乳頭狀突起;上頜齒38~45行,下頜齒49~54行;第一鰓裂至第四鰓裂均等長,為體盤寬之3~4%,第五鰓裂稍短,為體盤寬之2~3%;左右第一鰓裂內緣間距為體盤寬之20~21%;第五鰓裂則為12~13%;尾長不及體盤寬之2倍。幼魚體背光滑。成魚則沿脊椎骨至尾棘起點間具一列小棘,尾基部接近尾棘部分之棘較大,其餘均細小,棘與棘緊密排列,數目...
出現於中國東海、黃海、渤海、台灣沿近海域。
底棲性。
可由底拖網漁獲,魚肉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燕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魟科土魟科(Family Dasyatidae),Stingrays
彎齒鯊廣鼻曲齒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oxodon macrorhinus (Müller et Henle, 1839)
體形修長之小型鯊類;吻特長;眼大;眼眶後緣具缺刻;唇溝不明顯;齒小,齒尖傾斜,無鋸齒緣小齒尖;第一背鰭起點位於胸鰭後角之後;第二背鰭遠小於第一背鰭,起點約與臀鰭基底末端相對;臀鰭大於第二背鰭,臀鰭前隆脊很長。體色淡灰淡棕,無明顯之色斑。
出現於印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南北緯35度間之沿近海域。
沿近海域常見的種類,棲息水深7~80公尺。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2~4尾。以小型硬骨魚類、甲殼類、頭足類為食。由於體形不大,因此對人類不具危險性,最大可成長至91公分,性成熟體長60公分以上,胎仔產出體長40~43公分。
可由刺網延繩釣漁獲,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何氏鰩何氏老板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aja hollandi (Jordan et Richardson, 1909)
雄魚極限體長35~45公分,雌魚45公分。頭長為眼眶間隔之4.98~5.64倍長;第一背鰭起點至尾端之距離為全長之23.5~24.9%,尾長之44.6~46.6%;背鰭後尾長為頭長之47.4~54.3%,且一般長於第二背鰭基底長之1.5倍;兩背鰭間距通常長於第一背鰭基底長。項棘1~5枚。體盤背側均勻散佈暗斑及淡黃色點。腹側黏液孔不出現於腹部,亦不聚集形成V宇形。
台灣地區沿近海域。
底棲性,以甲殼類為主食。
可由底拖網漁獲,魚肉可供食用是頗為罕見的種類,經濟價值不高。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029--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T0000000028--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T0000000034--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T0000000073--鰩目(Order Rajiformes)
T0000000079--鰩亞目(Suborder Rajoidei)
T0000000082--鰩科鯆科(Family Rajidae),Skates
詹氏錦魚詹氏葉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alassoma janseni (Bleeker, 1856)
體延長;尾鰭後緣半月形,成魚上、下葉延長;頭上半部黑色,下半部為淡色;體背具3條極寬黑色帶;體長可達2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
棲息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