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01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息鼓偃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冑有功,封為都亭侯...
假人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仰人鼻息」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紹客逢紀謂紹曰:「夫舉大事,非據一州,無以自立。今冀部強實,而韓馥庸才,可密要公孫瓚將兵南下,馥聞必懼。并遣辯士為陳禍福,馥迫於倉卒,必可因據其位。」紹然之,益親紀,即以書與瓚。瓚遂引兵而至,外託〔討〕董卓,而陰謀襲馥。紹乃使外甥陳留高幹及潁川荀諶等說馥曰:「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為將軍危之。」……諶曰:「……夫袁氏將軍之舊,且為同盟。當今之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必厚德將軍,公孫瓚不能復與之爭矣。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太山也。願勿有疑。」馥素性恇怯,因然其計。馥長史...
安於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絫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窮之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絫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以為大王惑也。
驚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怕的疾風。《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凌驚風,歷猋。」
通天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其腦上之角長且銳,角中有一孔,上下通貫,能出氣通天。見《抱朴子.內篇.登涉》。也作「辟水犀」、「雞犀」。
茌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山東省聊城縣東北,徒河東岸。因地在茌山西南平陸中而得名。
玉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死後下垂的鼻涕。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三.嗓》:「王忽坐逝,而鼻垂雙涕尺餘,人皆歎……又對云:『此玉箸也。』」
神出鬼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星耀而玄逐3>,進退詘伸,不見朕垠4>;鸞舉麟振,鳳飛龍騰,發如秋風,疾如龍。……運於無形,出於不意。與飄飄往,與忽忽來,莫知其所之;與條出,與間入,莫知其所集。 〔注解〕 (1) 倨句詘伸:直曲屈伸,形容軍隊迂迴進退的動作。倨,音ㄐㄩˋ。句,音ㄍㄡ。詘,音ㄑㄩ。 (2) 巧詐:奸巧詭詐。 (3) 玄逐:當作「玄運」。指天之運行。「『逐』當為『運』」,見清.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引王念孫說。 (4) 朕垠:徵兆、跡象。垠,音|ㄣˊ。
偃旗臥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冑有功,封為都亭侯...
臥鼓偃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8>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自相蹂踐9>,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冑有功,封為都亭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