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852 ms
共 13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紫晶林星蜂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lliphlox amethystina
體長6~8公分,雄鳥略大於雌鳥。雄鳥喙、眼下方至頰、頦部紫紅色,頭頂至背部綠色,胸部和腹部綠褐色;尾下覆羽褐色,翼和尾羽黑色,尾羽分叉,腳黑色。雌鳥喉部及胸部白色,中間有一綠褐色橫帶;腹部淡褐色,翼褐色,頭頂至背部為綠褐色,尾羽褐色無分叉,末端紅褐色。
分布於南美洲,自秘魯南部、玻利維亞北部、巴拉圭和阿根廷東北部的安地斯山地區。
除了雨林之外,可利用分布範圍內的各式棲地,例如熱帶森林、灌木叢、熱帶的疏林或草原,但族群分布相當局限。平時單獨活動,於花叢和小樹間巡迥覓食花蜜及昆蟲,甚至會在樹冠上覓食,有時會停棲於高處。振翅速度可高達每秒80次,並產生類似昆蟲嗡嗡叫的聲音。巢小,呈杯狀,由植物纖維和羽絨構成,常跨立於小枝條上。
鳥綱(Class Aves)
雨燕目(Order Apodiformes)
蜂鳥科(Family Trochilidae)
|
恐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恐鳥目,新生代的鳥類。形略似駝鳥,頭小,嘴短,脛骨長且健,跗蹠骨短,有三趾,前肢退化,故無翼。
|
𡳞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莖、陽具。雄性生殖器官長在體外的部分。
|
深山出俊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窮鄉僻壤也會出現相貌俊秀或有才幹的人。如:「怪不得人說『深山出俊鳥』,沒想到能在這種地方發現這樣的人才。」
|
鴇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喙小,體型大,是歐洲鳥類中體型最大者;背部羽毛呈黃色,間雜黑色斑紋,喜居乾燥空曠地區。為獵鳥人士的珍貴獵物。也稱為「地鵏」。
|
翳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五彩的鳳鳥。《山海經.海內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有五采之鳥,飛蔽一鄉,名曰翳鳥。」
|
雙色蟻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pithys leucaspis
體長15公分,眼睛四周有一隨圓形的淡藍色裸毛區,頰及耳羽為黑色,背部、翅及尾羽為紅棕色,喉至腹為白色,脅部為褐色,雌雄羽色相同,亞成鳥翼上覆羽末端為紅棕色,形成二條翼帶,腹部為灰白色,眼圈裸毛區亦較淡。
共9亞種,分布於中南美洲,由宏都拉斯至秘魯及巴西的北部,由低海拔至1,700公尺。
在潮濕森林或半開闊次生林下層。幾乎完全跟隨軍蟻活動,終年配對,常數對一起跟隨同一群軍蟻,叫聲宏亮,以昆蟲為食。繁殖期為4~9月,巢為杯狀,以鬚根及樹葉纖維組成,築於樹厥或棕櫚樹的斷枝幹上,不高於1公尺,每窩產2枚乳黃色的卵,有紅棕色及深紅色的斑點。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蟻鳥科(Family Thamnophilidae)
|
線尾侏儒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ipra filicauda
體長11公分,虹膜白色,雄鳥頭頂、枕及上背為鮮紅色,背、翅及尾羽為黑色,飛羽內側有白色斑紋,於飛行時可見,前額、頰及整個腹部為鮮黃色,尾羽羽軸延長為鐵絲狀,雌鳥全身橄欖綠色,尾羽絲狀如雄鳥,但較短。
共2亞種,分布於南美洲之安地斯山脈及亞馬遜地區,包括委瑞內拉、厄瓜多、秘魯及巴西。
偏好次生林或較明暗的森林環境,多在森林中下層活動。以果實及昆蟲為主食。繁殖時數隻雄鳥集體展示,將背部羽毛及尾羽上翻並以振翅發出聲響,雌鳥在雄鳥領域附近築巢,巢杯狀,離地約2公尺。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侏儒鳥科(Family Pipridae)
|
華麗琴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nura novaehollandiae
雄鳥體長100公分,雌鳥86公分(包含尾羽)。背面為褐色,腹面為深灰色,翅及喉為紅棕色,腳黑灰色,雄鳥尾羽16根,最外側的1對尾羽最寬且末端球棒狀,展示時彎曲如豎琴般,其內側有刻痕狀的淡色斑紋,1對中央尾羽特化為細長如緞帶般,其餘為絲狀,尾羽背面為棕褐色,腹面則為銀灰色,除展示時豎起外,平時為水平狀,需6~8年才能長成完整的尾羽,雌馬尾羽14根,較寬,末端尖且些下垂,孵蛋時則彎曲,亞成鳥的羽色似雌鳥,但尾羽較短。
共2亞種,分布於澳洲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的群族則為19世紀中所引進,海拔分布由海平面至雪線皆有。
棲息於溫帶及亞熱帶雨林。夜棲於高處,但平時活動則完全在地面,以強而有力的腳及爪挖掘土壤及腐植土層中的昆蟲、甲殼動物及軟體動物。一般性害羞,多只聞其聲而不見其影。繁殖求偶時在聚食展示,將尾羽豎起將腹面的銀灰色露出,並配合宏亮的鳴叫聲,為一夫多妻制,在交配後,數隻雌鳥會在雄鳥領域附近建立起自己的繁殖領域,獨立築巢並擔起撫育幼鳥的任務,巢築於地面、樹叉或樹蕨頂端,為體積甚大的圓頂狀,由樹枝、蕨葉、青苔等組成,內部襯以絲狀物及脅部羽色,每窩產卵1枚,為石板灰色上有紫褐色的斑紋。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琴鳥科(Family Menuridae)
|
白頭牛文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inemellia dinemelli
體型粗壯。喙黑色,厚實有力,腳亦為黑色。頭白色,喙基部至眼後黑色,背部和翼羽、尾羽黑褐色或是黑色,部分飛羽基部白色,部分翼羽的羽緣白色,腰部和尾上覆羽橘色。雌雄羽色相似。體長達23公分。
共2亞種,分布於非洲中部及東部,由衣索比亞、蘇丹南至坦薩尼亞。留鳥。
牛文鳥僅有3種,另外2種為黑色。白頭牛文鳥的棲地為乾燥的有刺灌叢和刺槐林地。分明的羽色使得這種大型的織巢鳥很容易分辨,成對或是小群出現,經常和麗頭輝椋鳥(Superb Starling, Lamprotornis superbus)一起在刺槐林地的地上或是低矮刺灌叢上活動。主要以種子為食物,用強而有力的喙將外殼咬開。繁殖時形成鬆散的群聚,鳥巢大型而粗糙,位於有刺灌木的粗樹枝上,可以避免天敵對鳥巢的掠食。一窩產卵3~4枚,孵化期約11天,育雛期20~23天。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文鳥科(Family Ploceidae)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