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世變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改變頹廢的世風習俗。《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安石議論高奇,能以辨博濟其說,果於自用,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
神會心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間心神契合,不必藉由言語的表達,心裡便已理解、明白。《宣和書譜.卷一二.行書六.王安石》:「京從兄襄深悟厥旨,其書為本朝第一。而京獨神會心契,得之於心,應之於手,可與方駕。」
采薪之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生病而不能打柴。後作為生病的委婉之辭,亦可當作對某件事能力不堪負荷時的推卸之辭。參見「采薪之憂」條。宋.王安石〈辭參知政事表〉:「先朝備位,每懷竊食之慚,故里服喪,重困采薪之疾。」
恂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莊子.知北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宋.王安石〈詩義.序〉:「內德純茂,則神罔時恫,外行恂達,則四方以無侮。」
涵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久漬。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詩二首之二:「草樹萋已綠,冰霜尚涵淹。」
苓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苓,楓樹苓,狀似豬糞;通,馬糞。「苓通」比喻如糞土般低賤而無用。宋.王安石〈登小茅山〉詩:「物外真游來几席,人間榮願付苓通。」
宋神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048~1085)名頊。在位十八年。英宗之子。即位後,有恢復河朔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勵精圖治,惜以急於求成致敗,又欲取西羌不果,飲恨而歿。
古文八大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等八人提倡古文運動,遂被後人合稱為「古文八大家」。
惠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一位高僧的法號。生卒年不詳,建陽(今屬福建)人。工畫水禽,尤擅於繪水鄉景色,以鵝雁鷺鷥為點綴,人稱「惠崇小景」。王安石與蘇軾均欣賞其畫作。
保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保之長。《宋史.卷一九二.兵志六》:「熙寧初,王安石變募兵而行保甲,帝從其議。三年,始聯比其民以相保任。乃詔畿內之民,十家為一保,選主戶有幹力者一人為保長。」《福惠全書.卷二三.保甲部.調集符信》:「信籤發到,該保長將存執左半籤比對,長短字跡不差,方可施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