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基本法(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基本法」與「教育單項法」相對,係指政府根據憲法對教育工作的要求,對教育工作所作的全面性、原則性的規定。由國家立法機構頒布實施,其內容應包括教育方針、受教育者的權利和義務、學校教育制度、培養目標、教育管理體制、教學計畫、教育人員、教育經費、教育設施標準要求,以及其他重要的法律規定。「教育基本法」為教育法規體系中的母法,為國家有關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主要涉及教育的全面性重大問題所作原則性的規定,為制定其他的教育法律、法規提供法律依據。各級各類教育的具體問題,則主要由其他單項的教育法律、法規作出相關的具體規定。
  大陸地區的教育基本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從一九八五年...
上海市大同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市大同中學校址在上海南市區南車站路。前身為大同書院,民國元年(1912)由胡敦復創辦。現任校長王世虎。
  大同中學歷經變遷。民國十一年(1922)由大同書院改為大同大學中學部。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遷至租界律師公會大廈,改大同大學附中一院。三十五年遷回原址。一九五二年又改稱私立大同中學。一九五六年改公立。一九五八年才改現名大同中學。一九五九年被上海市政府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文化大革命」中易名上鋼三廠「五七」中學。至一九七八年又恢復現名。大同中學占地四十點四畝,建築面積一萬四千三百平方公尺,有班級三十班,學生一千三百餘人,教職員工一百九十人(其中高級教師五十人)。學校有...
  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是大陸地區為聾啞人開辦的第一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該校於一九五三年開始籌建,最初設木工和美術兩個班,僅招收三十一名學生。至一九五六年在上海市老滬閔路正式成立,擁有建築面積六十多平方公尺,校園占地二十一畝,先後開設師範、動畫、印染、圖案、攝影、廣告裝潢、家具、木製玩具、木模、鉗工、車工、縫紉等科目。招生對象為聾啞學校畢業生,學制四年。要求為:工科類專業學生必須達到三級工水準,其中部分學生可達到四級工水準;美術類專業學生必須能夠獨立進行有關設計。
代培生(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培生又稱「委培生」,即由用人單位委託高等院校培養的學生。一九七七年以前即有此種代培生;一九七八年大陸開放改革以後,由於經濟發展而致人才短缺,用人單位願意付費要求高等院校開設專門課程培養該單位需求之人才,稱為委託培養。一般由用人單位及校方以合同形式進行。由於代培形式在國家招生計畫以外招生,學生程度也較低,因此受到中央政府的制止。國務院於一九七八年七月發出〔關於高等學校「代培生」問題的通知〕,決定在一九七六年以前入學的「代培生」,原則上允許跟班學習,但畢業時只發給修業證明,不發畢業證書;一九七七年恢復統一招生考試之後入學的「代培生」一律退回。以後高等學校不得在計畫之外接受「代培生」。
  東北朝鮮文教材協作小組指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朝鮮文教材協作之機構,主要任務是:商定朝鮮族中小學教材計畫,審定教材選題和發稿計畫,組織草擬部分學科的教學大綱,協商教材編譯、出版、印刷、發行等項事宜。該小組於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成立於吉林省長春市、在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中,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代表十人出席。會議宣布成立東北朝鮮文教材協作小組,制訂工作章程,商定協作小組下設常設辦公機構。翌年設立辦公室。第二次全體會議於一九七八年召開,商定東北三省朝鮮族中、小學十年制(五、三、二)改為十一(五、三、三)年制,從一九七九年開始過渡,並制定相應的教學計畫。同時倡議在民族教育、教學研究、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對外經濟貿易專業門類比較齊全的多科性大學;一九六○年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對外經濟貿易部。校址在北京市和平街北口惠新東街,占地四百畝,校舍建築面積十七萬餘平方公尺。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名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其前身為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創辦的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高級商業幹部學校;一九五三年一月在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改名為北京對外貿易專科學校,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對外貿易教研室併入;次年,根據原高教部〔全國高等財經學院一九五四年院系和專業的調整和設置計畫〕的精神,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系對外貿易專業和上海財經學院對外貿易專業同時併入後,學校成為北京對外貿易學院;一九七○...
  大陸地區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方針係指規範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指導原則。一九六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原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大陸地區教育廳局長會議,提出「要逐步實行兩種教育制度,城市必須堅決貫徹執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並舉的方針 ,要積極發展職業教育」。一九八○年十月七日,國務院提出:應當實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並舉,全日制學校與半工半讀學校、業餘學校並舉,國家辦學與業務部門、廠礦企業、人民公社辦學並舉的方針。在城鄉要提倡各行各業廣泛舉辦職業(技術)學校,這類學校,集體和個人也可以舉辦。
  一九八○年代有關的會議和文件中,都重申這一方針。一九八五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
中央民族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央民族大學(前身是中央民族學院),一九五一年六月在北京建立。以培養各少數民族實行區域自治以及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所需的高級和中級幹部及各種專業人才;研究中國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學、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為任務。全校共有來自各地五十多個少數民族的學員七千餘人,教學、科研人員、校工二千七百餘人,其中教授一百一十六人,副教授四百六十九人。先後建立了民族學、藏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經濟、法律、歷史、哲學、中文、外語、物理、生物化學、計算機、數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十九個系和研究生部、幹訓部、夜大函授部和預科部等教學單位,共有專業一百零一個,開設各類課程一千一百多門。
  圖書館藏書一百...
體育制度(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的體育制度有三大系統。一是政府機構,包括各級體育運動委員會,其中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是主管全國體育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任務是:根據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方針,統一領導、協調和監督全國的體育工作,指導各類群眾性體育團體的工作,和支持中國奧委會的活動。其主要職責有三:研究制定體育的方針政策、法規、計畫,指導體育宣傳出版、科學研究、人才培訓、運動訓練,組織全國性的運動競賽活動,審核全國紀錄,開展國際體育交流;指導和檢查地方各級體育運動委員會的工作,指導和配合各部門、各行業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協同黨和政府加強體育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導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各運動協會和體育協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
  [中國教育大事典]是一部反映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九一年當代大陸地區教育事業發展歷史的大型資料工具書。劉英杰主編。浙江教育出版社於一九九三年六月出版。全書編寫以類為綱,以事為目,以年為序,以述為本。共計一千餘個事目,三百多萬字,近四百幅照片。事目為基本編寫單位,一事一目。
  該書共分八卷,分上(1~3卷)、下(4~8卷)兩冊出版。第一卷、總論。內容包括教育的方針任務,教育制度與法規,教育事業的發展與管理,教師,教材,教育基本建設與設備,教育領導機構,教育科研與報刊,教育團體,政治運動與學術和思想批判,教育系統的「文化大革命」及其撥亂反正,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教育的對外交流等內容;第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