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完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全的計畫。《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夫上虛府庫,下敝百姓,甘心於外國,非完事也。」
樂而忘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樂而忘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而忘返」原作「樂而忘歸」。造父是西周時駕馭車馬的能手,傳說他在得到八匹駿馬後,調馴好就獻給周穆王。周穆王配了上好的馬車,讓造父替他駕駛,經常快樂的在西邊狩獵、遊玩,而忘了回去。直到聽到了徐國徐王造反的消息,穆王非常著急,造父於是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鎬京,及時發兵,平定亂事。因造父立下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族稱為趙氏。後來「樂而忘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快樂得忘了回去。
矢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箭和石頭,都是古時的武器。《左傳.襄公十年》:「五月庚寅,荀士自帥卒攻偪陽,親受矢石。」
以咽廢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噎廢食」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孟秋紀.蕩兵》家無怒笞,則豎子嬰兒之有過也立見;國無刑罰,則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見;天下無誅伐,則諸侯之相暴也立見。故怒笞1>不可2>於家,刑罰不可於國,誅伐不可於天下,有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聖王有義兵,而無有兵。夫有以饐死3>者,欲禁天下之食,悖4>;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喪其國者,欲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也,譬之若水火然5>,善用之則為福,不能用之則為禍。 〔注解〕 (1) 怒笞:因憤怒而體罰。笞,音ㄔ,用鞭杖或竹板抽打。 (2) :音|ㄢˇ,停止。 (3) 饐死:食物阻塞咽喉,無法呼吸而死。饐,音|ㄝ...
沾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浸溼、淋溼。《晉書.卷四九.光逸傳》:「家貧衣單,沾溼無可代。」《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是夜,荊公長吁短歎,和衣臥,不能成寐,吞聲啼泣,兩袖皆沾溼了。」
凌煙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今陝西省長安縣內,唐太宗為表彰功臣勛績所建的樓閣。內懸掛二十四名功臣的畫像,由閻立本繪,唐太宗親自作贊,褚遂良題閣。《新唐書.卷二.太宗本紀》:「戊申,圖功臣于凌煙閣。」唐.白居易〈題酒甕呈夢得〉詩:「凌煙閣上功無分,伏火爐中藥未成。」後泛指表彰功臣的殿閣。宋.汪藻〈醉別劉季高侍郎〉詩:「英姿合上凌煙閣,巧譖曾遭月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參見「佒」條。
銷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鎔鑠金屬。北齊.劉晝《劉子.卷九.利害》:「銷金在鑪,盜者弗掬。」《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革辭軒,銷金罷刃。」
變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舊風俗。《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傳》:「嚮使秦緩其刑罰,薄賦斂,省繇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智巧,變風易俗,化於海內,則世世必安矣。」也作「變風改俗」。
卷旗息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旗息鼓」。見「旗息鼓」條。01.清.孫郁《繡幃燈》第五齣:「須等那不賢之婦親口道允,我等纔捲旗息鼓,暫寬一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