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愎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
門庭如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戰國七雄之一,後與齊、楚、韓、趙、魏為秦所滅。 (7) 趙:戰國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8) 韓:戰國七雄之一,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 (9) 魏:戰國七雄之一,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 (10)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洹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黎城縣,東流入河南省境,至內黃縣注入衛河。戰國時蘇秦說六國合從,即盟於此水之上。也稱為「安陽河」。
常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人名。(西元1493~1526)字明卿,號樓居子,明山西沁水人。正德進士,官至大理寺評事。好談兵擊劍,生活放縱。作品以散曲著名,風格豪邁。著有《常評事集》、《寫情集》。
內蒙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時楚國人,伍奢之父,生卒年不詳。為楚莊王所寵幸之臣。 (5) 晉:國名,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及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6) 先縠:春秋時晉國大夫,生卒年不詳。又稱原縠,因食采於彘,故又稱彘子。縠,音ㄏㄨˊ。 (7) 剛愎:固執己見,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見。愎,音ㄅ|ˋ,任性、固執。 (8) 君而逃臣:楚莊王為君,晉師統帥為臣,君畏臣而逃。 (9) 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因社稷為帝王所祭拜,後用來泛稱國家。 (10) 病:以此為憂,為其所困。 (11) 次:駐紮。 (12) 管:鄭國地名,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參考資料〕 《...
毓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號佐臣,生卒年不詳,清滿州正黃旗人。光緒間任山東巡撫,極力排外教,獎勵大刀會(即義和團)。後因教案屢起,調職山西,自稱義和團統領,妄殺教士教民,為清廷招致庚子八國聯軍之禍,開議和約時,外人堅請嚴懲禍首,遂伏誅。
屯留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山西省東南的一縣。境內盛產米、麥、高粱、玉蜀黍、豆類,工業則以釀酒、製麵粉等業為主。
精衛銜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9>于東海。 〔注解〕 (1) 發鳩之山:山名,地約在今山西省長子縣西,為太行山分支。 (2) 柘木:古植物名。今之柘木為桑科柘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長刺。葉子具柄而呈卵形或橢圓形,可以養蠶。花排成列,成頭狀花序。果實如桑葚,圓形。樹幹質堅而直,是貴重的木材。柘,音ㄓㄜˋ。 (3) 文首:有花紋的頭。文,音ㄨㄣˊ。 (4) 白喙:白色的鳥嘴。喙,音ㄏㄨㄟˋ。 (5) 赤足:紅色的腳。 (6) 其鳴自詨:牠的鳴聲就是自己呼叫自己名字。指「精衛」為其名,亦為其鳴叫聲。詨,音ㄐ|ㄠˋ,呼叫。 (7) 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
平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河川名:(1)在山西省臨汾縣西南。《讀史方輿紀要.卷四一.山西三.平陽府》:「在府西南,源出平山,流至城西五里,匯為平湖,又西南流至襄陵城北,東入於汾,居民皆引溉田。」(2)在浙江省紹興縣東南。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二.浙江四.紹興府:「在府東南三十五公里,吳氏曰會稽縣東南,又有一小江,源出大木山南,流合於剡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