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個關隘的合稱:(1)平靖關、武陽關(即武勝關)、黃峴關,為義陽(今河南省信陽縣)之三關。《南齊書.卷一五.州郡志下》:「泰始中,立州於義陽郡。有三關之隘,北接陳、汝,控帶許、洛。」(2)上黨、壺口、石陘,為上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之三關。《後漢書.卷二八上.桓譚馮衍列傳.馮衍》:「夫上黨之地,有四塞之固,東帶三關,西為國蔽。」唐.章懷太子.注:「三關謂上黨關、壺口關、石陘關也。」(3)陽平關、江關、白水關,為蜀之三關。《文選.卷四九.史論.干寶.晉紀總論》:「三關電掃,劉禪入臣。」李善注引《漢南記》:「蜀有陽平、江關、白水關,此為三關。」(4)北周以益津(今河北省霸縣)、瓦橋(今河北省雄縣)、草橋(今河北省高陽縣)為三關,關北屬遼。(5)明時以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雁門、寧武、偏頭為外三關。
西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山西、陝西的地方小曲。《通俗編.俳優》:「今以山陝所唱的小曲曰西曲。與古絕殊,然亦因其方俗言之。」
走投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路可走。形容處境窘困。《水滸傳》第六一回:「又見雙鞭將呼延灼、金槍手徐寧,也領一彪軍馬,搖旗納喊,從山西邊殺出來,嚇得盧俊義走投沒路。」也作「走投無路」、「走頭無路」。
一目即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目了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徐問文中子1>好處與不好處。曰:「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瞭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注解〕 (1) 文中子:王通(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曾西遊長安,奏〈太平十二策〉,不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業者眾多,卒後門人諡曰文中子,相傳有《中說》十篇,內容多後學者所偽託。 (2) 瞭然:清楚、明瞭。
石填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9>于東海。 〔注解〕 (1) 發鳩之山:山名,地約在今山西省長子縣西,為太行山分支。 (2) 柘木:古植物名。今之柘木為桑科柘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長刺。葉子具柄而呈卵形或橢圓形,可以養蠶。花排成列,成頭狀花序。果實如桑葚,圓形。樹幹質堅而直,是貴重的木材。柘,音ㄓㄜˋ。 (3) 文首:有花紋的頭。文,音ㄨㄣˊ。 (4) 白喙:白色的鳥嘴。喙,音ㄏㄨㄟˋ。 (5) 赤足:紅色的腳。 (6) 其鳴自詨:牠的鳴聲就是自己呼叫自己名字。指「精衛」為其名,亦為其鳴叫聲。詨,音ㄐ|ㄠˋ,呼叫。 (7) 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
衣錦過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蕭衍起兵,柳慶遠為之運籌帷幄,受到信任。建國後重用柳慶遠,封為雲杜侯,後累官至雍州刺史。河東為今山西境內,黃河以東之地,雍州則包括今陝西、甘肅的大部分及青海額濟納等地,柳慶遠要去雍州上任,途中必先經過家鄉,故高祖為柳慶遠餞別之時,說道:「你這次前往雍州上任,順便功成名就回到故鄉,而且西邊的疆域也因為有你鎮守,我從此沒有後顧之憂了。」後來「衣錦還鄉」被用來形容人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鄉。
首陽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轄永濟市南,相傳為伯夷叔齊因拒吃周粟而餓死的地方。
鳴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在今山西省安邑縣的鳴條岡,為成湯敗桀的地方。
鹽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河川名。舊名永豐渠,北魏時鑿成。源出山西省夏邑縣北,西南流,經夏、安邑、解諸縣,至虞鄉入五姓湖。也稱為「白沙河」。
翠屏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名:(1)位於河北省昌平縣西北。(2)位於河北省萬全縣西。(3)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南。(4)位於陝西省栒邑縣治之南。也稱為「豳山」、「南岡」、「掛榜山」。(5)位於四川省達縣南。(6)位於甘肅省隴西縣之南。(7)位於雲南省會澤縣東南。也稱為「靈壁山」。(8)位於河北省薊縣西北。也稱為「盤山」。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