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衛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0~291)字伯玉,晉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初仕魏為廷尉卿,監鄧艾、鍾會軍攻蜀,蜀平還封菑陽侯,及晉,官至太保,錄尚書事,為政清簡,甚負時譽,惠帝時為賈后誣殺,諡成。瓘嫻文藝,與尚書郎索靖俱善草書,並稱二妙。
高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縣名。位於山西省東南,晉城縣北。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自家潞州高平縣下馬村人氏,姓張名秉彛,渾家郭氏,嫡親兩口兒家屬,寸男尺女皆無。」
平綏鐵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路名。自大陸地區河北豐臺,西北行經察哈爾張垣,折西南至山西大同,北入綏遠歸綏止,舊稱「京綏鐵路」,後延伸至包頭,並改名「平綏鐵路」,今大陸則又改名為「京包鐵路」。全長八百多公里,是西北各地貨物出入的運輸幹線。其中豐臺到張垣一段,原名「京張鐵路」,興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9),宣統元年(西元1909)完工,總工程師是詹天佑。為中國人自建的第一條鐵路。
石君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元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的戲曲家,著有雜劇十種,現存《秋胡戲妻》、《曲江池》和《紫雲庭》三種。
洺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遼縣太行山,東南流經河南武安縣,再東流至河北省大名縣,會衛水入運河。也稱為「漳水」。
八拜定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八拜之交」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1>上,有一故人2>,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 〔注解〕 (1) 蒲關:地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的簡稱。蒲,音ㄆㄨˊ。 (2) 故人:老友。
潼關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陝西省東部,地處黃河、渭河交會點,為山西、陝西、河南三省交通要衝。有隴海鐵路經過。因境內有潼關而得名。
黃土高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包括山西省和陝西省的大部分,以及甘肅省東部與河南省西部。海拔約一千至兩千公尺,面積約五十三萬平方公里,為長城、秦嶺、太行山與青康藏高原間的高地,因上覆黃土,故稱為「黃土高原」。其黃土質地疏鬆,易受暴雨沖刷和流水侵蝕,除局部地區外,呈現千溝萬壑,地表十分破碎的景象。蘊藏豐富的煤炭、石油、鋁土礦等。
同心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婦女的髮髻形式。將頭髮挽至頭頂,編成一個圓形的髮髻,形制較簡單。在四川成都、江西景德鎮、山西太原等地宋墓所出土的陶俑、瓷俑都見此種髮髻。
白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名。在山西省大同縣東。也稱為「白登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