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志合意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姓姚,名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性至孝,堯用之,後受禪為天子,都於蒲阪(今山西省永濟縣)。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於蒼梧之野。傳位於禹。亦稱為「大舜」。 (3) 太公:即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亦稱為「呂望」、「姜尚」。 (4) 行耦:作為相同。耦,音ㄡˇ,通「偶」。 (5)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
滹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發源於山西省五臺山北麓繁峙縣泰戲山。流經山西省東部,入河北省,至天津會合北運河後入海。
帝女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9>于東海。 〔注解〕 (1) 發鳩之山:山名,地約在今山西省長子縣西,為太行山分支。 (2) 柘木:古植物名。今之柘木為桑科柘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長刺。葉子具柄而呈卵形或橢圓形,可以養蠶。花排成列,成頭狀花序。果實如桑葚,圓形。樹幹質堅而直,是貴重的木材。柘,音ㄓㄜˋ。 (3) 文首:有花紋的頭。文,音ㄨㄣˊ。 (4) 白喙:白色的鳥嘴。喙,音ㄏㄨㄟˋ。 (5) 赤足:紅色的腳。 (6) 其鳴自詨:牠的鳴聲就是自己呼叫自己名字。指「精衛」為其名,亦為其鳴叫聲。詨,音ㄐ|ㄠˋ,呼叫。 (7) 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
恆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五嶽中的北嶽,位於山西省與河北省境內。主峰在河北省曲陽縣西北,海拔約二二一九公尺,在五嶽中高度居第三。也稱為「北嶽」、「大茂山」。
有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期社會的部落,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傳說有娀氏女簡狄,為帝嚳次妃,生契,契後為商朝祖先。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曇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76~542)雁門(治所在今的山西省代縣)人,為南北朝弘揚淨土的高僧。早年出家,研修四論和關於佛性的學說,後因病,故希求長生,而到江南拜訪陶弘景,得仙經,歸途中遇到菩提流支,受觀《無量壽經》,決心專修淨土。並得到廣大信徒的歸依。魏主尊他為「神巒」,敕居并州大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時常到介山之陰集眾念佛。曇鸞的淨土思想,強調依佛本願力。著有《往生論注》、《略論安樂淨土義》、《贊阿彌陀佛偈》等行世。也作「曇巒」。
八拜至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八拜之交」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1>上,有一故人2>,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著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 〔注解〕 (1) 蒲關:地名。位於山西省永濟縣西,黃河東岸。為蒲津關的簡稱。蒲,音ㄆㄨˊ。 (2) 故人:老友。
玉堂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相傳明時名妓蘇三,號玉堂春,與王金龍情意深厚,後蘇三從洪洞賈人為妾,大婦欲殺之,卻誤毒賈人,蘇三被誣論罪,適王金龍為山西巡按,平反其獄,蘇三乃與王結合,小說戲曲多演此故事。依其所演不同段落,也稱為《女起解》、《洪洞縣》、《三堂會審》、《蘇三起解》。
無地自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 矯:詐稱、假託。 (2) 魏王:指魏安釐王。魏,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3) 晉鄙:戰國時魏國人,生卒年不詳。安釐王時將軍。 (4)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滅於秦。
燕雲十六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當今河北、山西北部及察哈爾南部地。即幽、薊、涿、順、檀、瀛、莫、新、媯、儒、武、蔚、雲、應、寰、朔等十六州。五代晉石敬瑭曾割十六州以賂契丹。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