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途島(Midway Is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窮山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的盡頭。深不可測的溪谷,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後代比較通用是「山窮水盡」,所以陸游這兩句詩經常被改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卷一二中有一則「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為他喜歡把金子...
白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狄族的一支。原在今陝西省延安、山西省介休境內,後東遷於今河北省境。因穿白色衣服,故稱為「白狄」。也作「白翟」。
四分五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患,則大王高枕而臥,國必無憂矣。」 〔注解〕 (1) 魏:戰國時的一國。其故址約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2) 與:接近、親近。 (3)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4) 齊: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 (5)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 (6) 韓: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分晉後建立的國家,其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介於魏、秦、楚三國之間,為兵家必爭之地,後為秦所滅。
余吾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鎮名。位於山西省屯留縣西北,昔為漢郡縣,今故址猶存。
置身無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1) 矯:詐稱、假託。 (2) 魏王:指魏安釐王。魏,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帶,後滅於秦。 (3) 晉鄙:戰國時魏國人,生卒年不詳。安釐王時將軍。 (4) 趙:戰國時七雄之一。約統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滅於秦。
并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西并州所出產的剪刀。宋.陸游〈對酒詩〉二首之一:「閑愁剪不斷,剩欲借并刀。」宋.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詞:「算空有并刀,難翦離愁千縷。」
豫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河南全省和陝西、山西等地的劇種,屬於梆子腔的一種。演唱時以硬木梆子按拍,節奏鮮明。也稱為「河南梆子」。
年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年頭。《初刻拍案驚奇》第三三回:「到了山西潞州高平縣下馬村那邊,正是豐稔年時,諸般買賣好做。」
北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1)前趙的別名。參見「前趙」條。(2)(西元951~979)十國諸朝之一。劉旻所建,據有今山西北部和陝西、河北部分地方。傳至其孫,亡於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