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吳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神話中的人物。舊傳為漢西河(今山西省離石縣)人,學仙有過,遭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
閻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3~1960)字伯川,山西五臺人,日本東京士官學校畢業。早歲入同盟會,歷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平津衛戍總司令、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主席、國防部部長、行政院院長、總統府資政。著有大同之路、中國政治與土地問題等。
山窮水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山窮水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山窮水盡」的意思原本是指山和水都到盡頭,根本無法可走了。在北周庾信所寫的〈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文中就用了「山窮水斷」來形容路的盡頭。深不可測的溪谷,高聳的斷崖,人馬皆無法前進,真是走到了山水的盡頭。宋代陸游的〈遊山西村〉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裡的「山重水複」意思也是一樣的。因為後代比較通用是「山窮水盡」,所以陸游這兩句詩經常被改為「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成語的第二個意思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比喻走投無路的困境。清代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卷一二中有一則「李八缸」的故事,提到李八缸是一位富翁,因為他喜歡把金子...
道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衛。唐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他是繼承北魏曇鸞淨土思想的大師,也是淨土宗的創始人之一。提倡稱名念佛,自己日念七萬遍,度眾無數,當時晉陽、太原、汶水三縣七歲以上男女沒有不稱阿彌陀佛名號的,可見他化人之深。著有《安樂集》二卷,將淨土法門作系統的闡述,為淨土宗的要籍。
太原五百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共匪以六十萬兵力對山西太原發動全面總攻擊,我軍民誓死固守,集體壯烈成仁者五百人,世稱「太原五百完人」,今臺北圓山有五百完人塚。
用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佣金。《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肉》:「談論之間,知道呂玉買賣中通透,拉他同往山西脫貨,就帶羢貨轉來發賣,於中有些用錢相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我先交明白了用錢,還有說話。」也稱為「佣鈿」、「佣金」、「佣錢」。
九龍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大街路南,原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府前的照壁。建於明洪武年間。由須彌座、壁身、斗栱及琉璃瓦頂構成。壁身以琉璃磚拼砌而成,九條巨龍翻騰於洶湧的雲海之中。構圖栩栩如生、造型古樸,為現存九龍壁中最早的一座。
李慈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29~1894)字㤅伯,號蓴客,自號越縵老人,清會稽(今浙江省紹興縣)人。曾任山西道監察御史,擅長寫作詩賦,致力史學。著有《駢體文鈔》、《白華絳柎閣詩集》、《越縵堂日記》等。
精衛銜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9>于東海。 〔注解〕 (1) 發鳩之山:山名,地約在今山西省長子縣西,為太行山分支。 (2) 柘木:古植物名。今之柘木為桑科柘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長刺。葉子具柄而呈卵形或橢圓形,可以養蠶。花排成列,成頭狀花序。果實如桑葚,圓形。樹幹質堅而直,是貴重的木材。柘,音ㄓㄜˋ。 (3) 文首:有花紋的頭。文,音ㄨㄣˊ。 (4) 白喙:白色的鳥嘴。喙,音ㄏㄨㄟˋ。 (5) 赤足:紅色的腳。 (6) 其鳴自詨:牠的鳴聲就是自己呼叫自己名字。指「精衛」為其名,亦為其鳴叫聲。詨,音ㄐ|ㄠˋ,呼叫。 (7) 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
抱犢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位於河北省獲鹿縣西。頂有甘泉,後魏時百姓避亂抱犢上,故稱為「抱犢山」。也稱為「萆山」。(2)位於河南省盧氏縣東南。也稱為「抱犢寨」。(3)位於山西省壺關縣東。(4)位於山東省嶧縣北。也稱為「抱犢崓」。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