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御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河川名:(1)在山西省大同縣東北。(2)玉泉的別名,參見「玉泉」條。
栳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山西北部最為普遍的食物。用一塊小麥麵放在石板上或木板上,用手掌一壓一搓,使它成為一個圓柱形的捲捲。放在蒸籠裡蒸熟,澆上作料、羊肉湯以為食用。
摩天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在遼寧省境內,高五百六十公尺,是千山山脈的最高峰。因其地勢險要,交通方便,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唐太宗東征高麗曾駐紮在此,亦是中日、日俄二戰役的戰地。也稱為「高嶺」。(2)在河北省武安縣西北和山西省遼縣以東之間。山勢險峻,人馬難行。明末農民暴亂軍曾敗左良玉於此。(3)在山東省沂水縣境內。山勢險峻高絕。宋末平民軍領袖楊安兒的妹妹四娘子曾抗擊金、元兵於此。
銜石冤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9>于東海。 〔注解〕 (1) 發鳩之山:山名,地約在今山西省長子縣西,為太行山分支。 (2) 柘木:古植物名。今之柘木為桑科柘樹屬,落葉灌木或喬木。樹皮灰褐色,長刺。葉子具柄而呈卵形或橢圓形,可以養蠶。花排成列,成頭狀花序。果實如桑葚,圓形。樹幹質堅而直,是貴重的木材。柘,音ㄓㄜˋ。 (3) 文首:有花紋的頭。文,音ㄨㄣˊ。 (4) 白喙:白色的鳥嘴。喙,音ㄏㄨㄟˋ。 (5) 赤足:紅色的腳。 (6) 其鳴自詨:牠的鳴聲就是自己呼叫自己名字。指「精衛」為其名,亦為其鳴叫聲。詨,音ㄐ|ㄠˋ,呼叫。 (7) 炎帝:傳說中的上古帝王神農氏。因...
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西蒲州的劇種,清代稱山西梆子或山陝梆子。音樂以七聲徵調為格式,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間雜小曲、崑曲。
內長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西北部和察哈爾南部的長城分為兩條,北邊的稱為「外長城」,南邊的稱為「內長城」。
蒲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春秋晉邑,在今山西省隰縣。
太原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市名。山西省省會,有同蒲鐵路經過,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徐永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7~1959)字次辰,山西崞縣人,陸軍大學畢業。歷任綏遠、河北、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戰時任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日本投降,獲派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參加同盟軍受降典禮,嗣任陸軍大學校長、總統府資政。著有《求己齋日記》、《回憶錄》、《言論集》。
文殊師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菩薩名。簡稱為「文殊」。菩薩智慧的代表。梵語mañjuśirī的音譯。在中國,他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四大菩薩。中國佛教徒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其外形為頂結五髻、手持寶劍的童子形。也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