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鄉試及會試都考中的情況。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這樣好文彩,還該中兩榜纔是。」《官場現形記》第一回:「為這上頭,也不知捱了多少打,罰了多少跪;到如今才掙得兩榜進士!」
童子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童生的進學考試。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以應童子試,歸鉛山,母略無離別可憐之色。」
表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科舉中表、誥體試文的題目。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六.太子監國》:「余今欲學作表,卿可一如詩題立例,具詩題與表題閒日封進,以廣琢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二爺道:『今年該是個甚麼表題?』大爺道:『我猜沒有別的,去年老人家在貴州征服了一洞苗子,一定是這個表題。』」
分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校閱試卷各房官稱「分校」。
入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考官進場閱卷,稱為「入簾」。《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原來鮮于同為八月初七日看了蒯公入簾,自謂遇合十有八九。」《儒林外史》第六回:「王德道:『今歲湯父母不曾入簾?』」
春秋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進士、舉人於春、秋兩季參加考試,故稱春試和秋試錄取考生的榜示為「春秋榜」。《聊齋志異.卷一一.書痴》:「試觀春秋榜上,讀如君者幾人?」
預備利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日俄戰爭結束,日本勝利,這對中國影響極大。當時,中國人認為日本之勝乃立憲政治戰勝專制政治的象徵,因而要富國強兵就須實施憲政。清廷為收攬人心,乃於1905年廢科舉,派五大臣赴日、歐、美各國考察憲政,而後依據五大臣的報告,於1906年確定實施憲政的方針,開始為行憲而準備。1908年發表憲法大綱和行憲程序。依此程序,清廷決定在九年後的1916年公布憲法,頒行議院法,實施上下兩院的選舉,再於1917年招開國會。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
領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稱考中鄉試的為「領解」。
廷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廷試的第一名。
鹿鳴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鄉舉考試後,由州縣長官宴請主考官、學政及得中考生的宴會。因在宴會上歌詠《詩經.小雅》中的〈鹿鳴〉,故稱為「鹿鳴宴」。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三.士人赴殿試唱名》:「就豐豫樓開鹿鳴宴,同年人俱赴團拜於樓下。」明.張寧〈送歐員外〉詩:「初辭鹿鳴宴,再坐瓊林筵。」《明史.卷二一七.列傳.于愼行》:「年十七,舉於鄉。御史欲即鹿鳴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