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考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科舉時代協同正副主考評定文章等工作的助理考官。
點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科舉制度,由主試官在榜單公布前,於榜單內所列錄取人名下用紅筆畫圓圈,以示慎重,稱為「點榜」。
小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科舉時代選拔秀才的考試。也稱為「小考」。
舉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考試的考場。唐.張藉〈送李餘及第後歸蜀〉詩:「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元.關漢卿《陳母教子.楔子》:「當今明主要大開學校,選用賢良,每三年開放一遭舉場。」也稱為「選場」。
官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科舉時代的官定韻書。為詩賦用韻的標準。
女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特別為女子所開的科舉考試。《鏡花緣》第四一回:「據你學問,要豎才女匾額,只算探囊取物。去年你曾問我女科,誰知此話今日果真應了。」
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科舉時代,南省人應試北部順天府的鄉試,除了第一名一律歸直隸本籍人外,凡南方人考中第二名,則稱為「南元」。
六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唐代科舉考試,進士、明經科都有帖經試,凡十帖中能中六帖的,即算通過帖經試,故稱為「六帖」。見唐.杜佑《通典.卷一五.選舉三.歷代制下》。
盤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旅費。《儒林外史》第五回:「剩來的銀子,料想也不多,明年是科舉年,就是送與兩位舅爺做盤程,也是該的。」也稱為「盤纏」。
簾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鄉會試貢院內的官員。分內、外簾,在外監試的官員稱為「外簾」,在內閱卷的稱為「內簾」。因皆不得出堂簾之外,故統稱為「簾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