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中試、及第的名單。清代則專指武科的名單。
入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時期,稱儒生考試及格入府、州、縣學為生員,謂之「入庠」。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八.甲戌狀元》:「杏源自夢譴後,即得心疾,亦入庠為諸生,而性理狂錯。」
博學宏詞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科舉考試制科。用以選拔學問淵博,文詞卓越者。參見「博學宏辭科」條。
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述經義,為唐代科舉取士的一種方法。《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明經停口義,復試墨義十條。」
房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鄉會試時分房閱卷的同考官。《六部成語註解.禮部》:「房考:即同考官也。例派十八員,各居一房,分卷評閱,故有此稱。」也稱為「房官」。
大主考座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清科舉制度中,取中的舉人、進士,皆尊稱主考官為「大主考座師」。《儒林外史》第二回:「弟也曾把這話回稟過大主考座師,座師就道弟該有鼎元之分。」
登上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甲,科舉考試殿試成績最優的一等。「登上甲」指中進士。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飲御酒插宮花,那其間占鰲頭,占鰲頭登上甲。」
括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應試的文字。唐代以帖經取士,應試的人為了便於記憶,常把艱澀難記的部分編成歌訣,稱為「括帖」。《西湖二集》卷二○:「你只看如今黃榜進士,不過窗下讀了這兩篇臭爛括帖文字,將來胡遮亂遮、敷衍成文。」
格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科舉中作為標準規格的詩。《舊五代史.卷九二.晉書.列傳.李懌》:「學士竇夢徵、張礪輩撰格詩、格賦各一,送中書,宰相未以為允。」
女秀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代科舉的科目名稱。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一.宮闈.女秀才》:「凡諸宮女曾受內臣教習,讀書通文理者,先為女秀才。遞陞女史,陞宮官,以至六局掌印,則為清華內職,比外廷通顯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