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報喜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科舉考試,放榜後分送報條的差人。也作「報錄人」、「報子」。
開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舉行科舉考試。《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把苗子平定了,明年朝廷必定開科,大爺、二爺一齊中了。」
五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經的魁首。明朝科舉分五經取士,第一名稱為魁首。後指鄉會試中式的前五名或將第一名除外,稱第二名至第六名為「五魁」。
呆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滯銷貨。《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至於省城裡這些書店,從前專靠賣時文,賣試帖發財的,自從改了科舉,一齊做了呆貨,無人問信的了」。
年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科舉時代稱呼有年誼的後輩。《聊齋志異.卷一.青鳳》:「問:『何事?』曰:『公子識莫三郎否?』曰:『此吾年家子也。』」
年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同年登科人的互稱。《警世通言.卷一七.鈍秀才一朝交泰》:「德稱兩處投人不著,想得南京衙門做官的多有年家。」《醒世姻緣傳》第九四回:「同縣的認做表弟表兄,同省的認做敝鄉敝友,外省的認做年家故吏。」
拔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科舉制度中,應進士第,不經外府考試,直接送往京師禮部應試者,稱為「拔解」。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六:「其間以丞相子拔解就試,疏略云:『號曰無解進士,其實有耳未聞。』云云。」
房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房稿,是科舉時的八股文選集,其中大都是進士的作品。《儒林外史》第二○回:「自從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書、行書、名家的稿子,還有『四書講書』、『五經講書』、『古文選本』──家裡有個帳,共是九十五本。」
秋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指秋季考試的榜單。如:「秋榜及第」。
發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考試,考中甲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生來有福分的,隨他文學低淺,也會發科發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