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著作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保障著作人之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而制定之法律。條文內容係涉著作權、製版權、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與著作權審議及調解委員會、權利侵害之救濟、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事由與罰則等。
教育目的的演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著重在傳授儒家思想,重視長幼尊卑的概念,此舉乃是為了穩固政權的發展。 民國後在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制憲法中、其中一條一五八條: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知能。此舉雖然並非教育目的的全部,但是也讓教育目的有了可以依循的精神,因此在這之後的所有相關教育活動地進行,基本上都圍繞在這條憲法中。 西洋教育的演進 文藝復興以前 希臘教育希臘教育強調全能的發展,自由的培養,因此在此時期的希臘人民大抵的教育目的為健全人格,發展德智體群美軍衡的人民。 羅馬時代羅馬有別於希臘的浪漫,強調實用...
令出惟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書經.周官》:「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指法令既已布,惟有依令澈底實行。《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在人家瞧著,這康太尊也總算是令出惟行了。」也作「令出必行」、「令出如山」。
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指國家布的法令條文。[例]自由開放的社會中,人民享受權利之餘,也應善盡遵守律法的義務。
教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元首所布的條例。《晏子春秋.內篇.問上》:「景公問晏子曰:『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對曰:『明其教令。而先之以行義。』」《漢書.卷四.文帝紀》:「上親勞軍,勒兵、申教令。」
高行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作品:3 評論:4 評價: 生平:高行健(1940年1月4日-),華裔法國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導演,1980年代末前往歐洲,現為法國公民。200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2001年獲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他也是個翻譯家,尤著於翻譯塞繆爾·貝克特和歐仁·尤內斯庫的作品。 作品:戲劇類:《絕對信號》《車站》(與劉會遠合作)《野人》《高行健戲劇集》《彼岸》《躲雨》《冥城》《聲聲慢變奏》《逃亡》《生死界》...
燕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小雅.南有嘉魚》:「君子有酒,嘉賓式燕以衎。」漢.毛亨.傳:「衎,樂也。」後用以比喻宴飲作樂。宋.蘇軾〈賜于闐國進奉人進發前一日御筵口宣〉:「汝等奉琛來覲,已事言歸,式嘉慕義之誠。宜有勞還之澤,往燕衎,祗服恩私。」
雷厲風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韓愈曾寫過〈潮州刺史謝上表〉,文中說的:自唐憲宗即位後,努力地扭轉已見衰微的國勢,開創新局;所行的政令「雷厲風飛」,指的正是政令執行嚴格迅速。後來「雷厲風行」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行事嚴格迅速。
聖巴托羅穆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徒慘遭屠殺。1589年,亨利繼承法國王為,試圖制止衝突。雖然他同意做個天主教徒,但於1598年,他布「南特赦令」,允許拳法國信仰自由。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凱薩琳英文關鍵字:Caterina Maria Romola di Lorenzo de' Medici 出處P.S.胡懷/著。新世紀世界史百科全書,1995年出版,頁196。貓頭鷹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明知明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知故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知故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例如國家布了法令,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這是無心之過,還可原諒;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卻故意去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