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集體審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審議。它要求有多方代表參加,尤其是要有那些將受所決定採取行動後果影響的人參加。集體參與不僅是作出合理行動決定所必需,而且是參與者彼此互動、相互啟發的教育過程。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集體審議英文關鍵字:group deliberation 參考資料施良方著。課程理論,1999年初版,頁241-242,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管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業上一種管理事務的模式或方法。指利用計畫、組織、用人、指導、控制等五大管理機能,來運作行銷、生產、研究發展、人事及財務等五大企業機能,做出理智的決策,有效利用企業資源,達成服務社會、顧客與賺取合理利潤的目標。簡稱「企管」。[例]良好的企業管理,有助於提升生產效率及競爭力。
權力需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累」。問題也許不一定是飢餓或靴子的顏色,孩子也可能很累了,這些回答可能與權力需求有關,照顧者可以在合理範圍內,盡可能給孩童機會選擇。這些都是孩童想要成人也能接受的選擇,在這個充滿他們無法理解的規則的世裡,這些選項滿足了兒童對管控的需求,允許兒童適合年齡的權力,兒童會對成人的要求較為順從,在體驗權力之後,兒童也會發展解決問題的技巧,下面是一個給予兒童一些權力、選擇和機會解決問題的案例。注意提供給孩童的選擇必須是他們想要的,有時成人會讓兒童從兩個他們不想要的選項中選擇,這不是可行的選擇,有時成人想要示好,就問兒童想要做甚麼...
機構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機構環境1.1 特性1.2 迷思2 參考書目 機構環境 特性機構環境被賦予以下的特性:有詳盡的規則與要求,個別的組織如果想要合法並接受支持的話,必須順從這些規定。在:當代的社會中,環境要求(如:規範、價值與意識型態)在形式上是合法的,合理化主要來源為政府與專家。州或聯邦教育機構想創造科層體制的安排,對於地方實務者提供有限的自主與集中化的自由,專業及其協會則比較傾向於更少的限制與更多分權的結構,把地方最大的權限給予地方教育者。然而,無論那一種來源,組織順從這些機構規信念與意識型態,都將得到酬賞。 迷思事實上,
合作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共同利益而經營的互助組織。可分為消費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生產合作社等。[例]本公司設有員工消費合作社,價格合理,同仁們可多加利用。
判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理、裁決訴訟。《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決斷不滯,與奪合理,為判事之最。」唐.白居易〈得景爲縣官判事案成後自覺有失請舉牒追改刺吏不許欲科罪景云令式有文〉:「先迷後覺,判事雖不三思;苟有必知,牒舉明無二過。」
忍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合理而科學的身心鍛鍊所展現的神速手法。流行於十六世紀的日本,正當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兩雄爭霸的戰國時代。其方式通常以施用鬼技、變妝易容、速步行動、跳躍閃躲等技法潛入敵方偵測敵情,行動神出鬼沒,難以捉摸。
橫逆順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逆來順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朝陳錄的《善誘文》中有一篇〈對治十常〉。「對治」為佛教語,是斷絕煩惱的意思。〈對治十常〉即是斷絕煩惱的十種平常而重要的方法,其中有一個方法是「逆境常當順受」,是說處在惡劣環境或不順利時,要採取坦然接受的態度,才能免於煩惱。後來「逆來順受」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順從的態度接受惡劣環境或不合理的待遇。出現「逆來順受」的書證如《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齣》:「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上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理想,值得一看。多置於「看」、「瞧」等動詞之後,表示合意、喜歡。《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單司戶于眾妓中,只看得他上眼。」《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買的多不在行,伸伸舌,搖搖頭,恐怕做錯了生意,折了重本,看不上眼。」
教父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2~5世紀早期基督教為其教義辯護的一種思想體系。它是由既宣講又著作的護教者,即所謂的教父,根據《聖經》,並與古希臘、古羅馬哲學融合建立起來的。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