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言之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之有物」原作「言有物」,指言語有內容,不說空泛無益的話。《易經》相傳由伏羲制卦,文王作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大自然、氣象、天文等變化,供古代帝王施政參考之用,一般百姓則用為占卜吉凶。直到孔子為《易經》作傳,才賦予它哲理上的意義,成為儒家的重要典籍。《易經》的內容充滿神祕的色彩,理念幽微莫測,由宇宙運行乃至人事生滅,都有極精辟的見解。〈家人〉是《易經》的第三十七卦,指一家之人,卦形為火下風上(䷤),取風由火出,人人各守其職之義。象辭的解說為:「風由火而生出,是〈家人〉這一卦的象徵。因此君子講話的內容必定實在,不會說空泛無益的話,做事也能持續...
窮則變,變則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辭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指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窮盡的時候,就必須求變化,變化之後便能夠通達,適合需要。《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只是一個變字。《易經》說:『窮則變,變則通。』天下沒有個不變會通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孟子.告子上》:「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唐.崔塗〈孤雁〉詩二首之二:「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聯雙方的事物。如:「病媒」、「蟲媒」。《文選.枚乘.七發》:「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唐.韓愈〈詠雪贈張籍〉詩:「助留風作黨,勸坐火為媒。」
虛張聲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虛張聲勢」。見「虛張聲勢」條。 01.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甲寅五十五歲》:「此股逆匪,合逃軍、逃盜、逃凶、銅船糧船水手,加以私梟、捻匪雜湊成群,不過十萬人耳。賊偽張聲勢,虛稱三十萬。」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這首詩救了他的命。至德二年(757年)九、十月,唐軍相繼收復長安、洛陽,王維與其他陷賤之官,均被收獄中,隨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贖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
名不虛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華岳〈白面渡〉詩:「舡白面問溪翁,名不虛傳說未通。只恐當年溪上女,浣紗時節懶勻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去。如:「前往」、「人來人往」。《易經.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1.昔日、昔時。《易經.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荀子.解蔽》:「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
漏網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儒林外史》第五回:「幸得衙門後身緊靠著北城,幾個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繩子把張、范二位了出去,換了藍布衣服、草帽、草鞋,尋一條小路,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連夜找路回省城去了。」
八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易經》中八個基本卦名。相傳為伏羲氏所作,由陰(⚋)、陽(⚊)二爻組合而成,三爻成卦,以象徵宇宙結構及諸事的變化。八卦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易經.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平御覽.卷九.天部.風》引王子年《拾遺記》:「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畫八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