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9.86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獵。通「田」、「畋」。《易經.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繩索纏繞或綑紮。如:「綑綁」、「綁」、「反綁」。《三國演義》第六三回:「眾軍向前,用索綁縛住。」
希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仰望。《周髀算經.卷下》:「冬至日加酉之時,立八尺表,以繩表顛,希望北極中大星,引繩致地而識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秋冬寒冷的季節。與「暑」相對。《易經.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橋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能作為溝通聯的人或事物。如:「語言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梁。」
枷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枷和鎖。為古代套在犯人脖子上,以及拴在犯人腳踝上的兩種刑具。[例]古代用枷鎖拘罪犯,是很不人道的作法。
懸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掛念。如:「一切如常,請勿懸念。」
義結金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比喻堅韌。蘭,比喻香郁。金蘭形容友情深厚,相交契合。語本《易經.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義結金蘭比喻情誼堅固契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琴瑟上弦的木條。唐.李商隱〈錦瑟〉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代理、擔任。如:「權充」、「充當家庭教師」。唐.白居易〈新樂府.賣炭翁〉:「半匹紅紗一丈綾,向牛頭充炭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