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5.4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稱韓昌黎。生平經歷: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韓愈七歲開始讀書,十三歲能寫文章,自言「前古之興...
屢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次又一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唐時有個舉子叫做趙琮,累隨計吏,赴南宮春試,屢次不第。」《儒林外史》第四回:「張世兄屢次來打秋風,甚是可厭。」
及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為及第。」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新綬色,衣滿舊芸香。  喬樹別時綠,客程關外長。只應傳善政,日夕慰高堂。送別覃孝廉  思親自當去,不第未蹉跎。家住青山下,門前芳草多。  秭歸通遠徼,巫峽注驚波。州舉年年事,還期複幾何。 送開封盧少府  雄藩車馬地,作尉有光輝。滿席賓常侍,闐街燭夜歸。  關河征旆遠,煙樹夕陽微。到處無留滯,梁園花欲稀。 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拜親歸海畔,似舅得詩名。  晚對青山別,遙尋芳草行。還期應不遠,寒露濕蕪城。 送汾城王主簿  少年初帶印,汾上又經過。芳草歸時遍,情人故郡多。  禁鍾春雨細,宮樹野煙和。相望...
流水落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落花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
蒲松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蒲松齡, 字留仙, 一字劍臣, 別號柳泉居士。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辛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他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 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十八歲中秀才, 此後卻屢試不第, 遭遇坎坷。他將自己的懷才不遇、窮困潦倒、以及對當時社會矛盾的體察, 飽蘸著血淚, 傾注筆端, 創作了流傳百世的〈聊齋志異〉。但他的創作成就並不僅限於此, 幾乎涉及文學的各個門類, 他創作的詩現存1056首, 詞119 闋, 但曲有包括著名的〈墻頭記〉、〈姑婦詞〉在內的15種70餘萬字。此外蒲松齡還撰寫了...
歸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歸有光(1506 - 1571),字熙甫 。明代江蘇崑山(今 江 蘇 省 崑 山 縣 )人 。9歲就會寫文章。嘉靖19年( 1540 )中舉人。以後20多年,8次會試不第。嘉靖21 年移居江蘇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講學,生徒常達數十百人,被稱為震川先生。嘉靖44 年,年60才中進士,授長興知縣。喜讀司馬遷、韓愈、歐陽修之文,反對當時文壇的模擬風氣。 著作著有震川先生文集、別集、文章指南。 觀點明代中葉, 文壇上出現了前後七子的復古運動,對掃除臺閣體的文風有相當作用。到嘉靖年間,已經流...
溫庭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貴,多觸忌諱。由於形貌奇醜,因號「溫鐘馗」。他在政治上遭受到統治者的種種壓迫,鬱鬱不得志,屢試進士不第,官僅至國子助教。在日常生活方面,《舊唐書‧文苑傳》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說明瞭他行無檢幅,常出入於歌樓妓院;亦因此,溫庭筠的詞風華麗濃艷,而其詞的題材內容,主要是以描寫美人的苦悶情緒、追求真誠的愛情為主。溫庭筠詩風上承唐朝詩歌傳統,下啟五代文人填詞風氣之先,特別是作為詞人的地位很高。 溫詞特色溫詞特色,最善以細膩婉麗之文筆,寫出深遠惆悵之感;以詞藻艷麗,鉤畫鋪陳人物神態及自然景觀;以象...
玲瓏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八面玲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盧綸是中唐詩人,大曆年間,盧綸在長安與韓翃、錢起、司空曙、吉中孚、耿諱、夏侯審、崔峒、苗發、李端等人交遊酬唱,號為「大曆十才子」,其中以盧綸才華最為出色。盧綸雖有詩名,科舉之路卻不順利,屢試不第。後來他得到宰相元載、王縉的賞識推薦,終於踏上仕途。他的詩歌創作主要承襲盛唐,五、七律轉為淡雅,古詩則漸趨鋪陳麗藻。安史之亂後,偶有感慨,也多著墨於戰後荒蕪的景物描寫,及悲嘆個人際遇的坎坷。德宗之時,發生朱泚之亂,盧綸任河中節度使、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塞外的軍旅生活,使得盧綸的詩風轉為粗獷豪放。此時期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慷慨,廣為人所傳誦。在〈賦得彭祖...
賈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閬)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詩風清奇幽峭和孟郊相近,世稱為郊寒島瘦。 著作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