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7.2676 ms
您是否想查詢 分子 分資 噴子 稟仔 賓次 奮鬥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盤散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自私自利,自掃門前雪,各自為政,烏合之眾反義:同心同德,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精誠團結辨似: 「一盤散沙」及「烏合之眾」都是指沒有組識的一群人。 「一盤散沙」側重於組成份子人心渙散;「烏合之眾」側重於組成群眾為臨時湊合,沒有紀律。 一盤散沙 烏合之眾 辨似例句 ○ ㄨ 這次比賽失利,問題就是出在成員們都像~,不能互相支援。 ㄨ ○ 倉促成軍的~,怎麼可能贏得了訓練有素的籃球校隊。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照標準。是附屬型的次級文化:學生次級文化並非獨立存在,而是依附在傳統文化或者是學校文化之中。其組成份子為學生,有自己的價值規準,在學校體系中產生,是構成學校主文化的其中一環。是對形式主義的反抗:青少年反抗成人世界的繁文縟節;所以,在言行、服飾上流露不拘形式,不墨守成規的特性;喜好簡潔,省略的語言和人際關係;崇尚自然、本性、不客套、不虛偽的生活。是對機械化的生活不滿:工業社會代表著:冷漠、機械、枯燥、單調,青少年往往不滿現實社會的刻板冷漠,在行動上表現出:活潑、明快、調皮的特性,喜歡追求創新、標新立異。是對功利商業主義的...
溝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溝通目錄1 理論2 溝通的要素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理論溝通具有許多解釋,根據賽蒙之解釋乃是組織中的某一分子,將其決定前提傳達給另一份子的歷程,而在國內學者黃昆輝的解釋中提到,溝通是經由語言或其他符號,將一方的訊息、意見、態度、知識、觀念乃至情感等,傳至對方的歷程,因此根據上述兩位學者的說明中,大致可分析出幾項溝通的重點,首先,溝通必須是由至少一人以上之行為,再者兩者必然產生互動,最後雙方訊息達到傳遞的結果。(註1) 溝通的要素以下根據Krone歸納觀點,主要有下列幾項訊息 為每一位參與溝通者,所傳遞的語文或非語文線索...
活動分析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是一連串有系統的工作。重點如下:社會是一既存體,教育是為了準備個人有效參與社會生活,成為社會的一份子而存在的。教育的目標應由社會中去尋找,教育是社會的代理機構。人類在社會中的生活,無論如何變化不居,總不外履行特殊的活動,為生活而準備的教育即在準備兒童及青年具備履行這些活動的能力。人類的活動只要運用科學方法加以分析,是可以發現的。 人類經驗分析 活動區分為一般方式(normative manner)和個殊方式(idiosyncratic manner)。前者為大多數成員之共同部分,後者為個別成員的獨特成分。強調社會的...
焚書坑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2.語譯用以指統治者對文化和知識份子的摧殘 3.故事內容秦始皇憎惡儒生引用詩書來反對秦的法律,於是焚毀詩書,坑殺儒生,對中國文化帶來極大的摧殘。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焚典坑儒 相反詞獨尊儒術 5.例句秦始皇焚書坑儒,毀壞了大量的珍貴的文學典籍。
學校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珠,2001)。 學校文化的特質(引自陳嘉陽,2012)學校文化是一種次級文化:學校因其特殊的組成份子與功能,形成具有獨特性的次級文化。學校文化是一種對立與統整互見的文化:教師與學生間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與內在期望都不可能一致,有時不免產生衝突與對立,所以要改造組織文化,價值信念是最深層也是最難改變的地方。學校文化是一種綜合性文化:學校文化一方面包括了世代間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校外與校內文化,因而是一種綜合性的文化。學校文化是一種兼具積極與消極功能的文化:學校文化中有些積極功能有助於教育工作的進行;但是也有些一步...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個人一起運作」以改進他們各自(和集體的)幸福的架構。每個獨立的個人不該被視為是統一的團體裡的一份子,事實上,每個個人本身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社會只不過是這些「個體」所組成的一個架構罷了。而國家則是組織化的社會形式,藉由法律來「保護個人自由」(由國家提供保護服務)。也因此,個人主義的政治理念通常傾向於提倡保護或保障個人自由的法律,但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群體之下的法律。 個人主義和社會讓-雅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理論主張,個人的意願註定必須服從於所謂的「公意」。這種將個人地位置於群體之下的理論在根本上與個...
生態系統觀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包含:認知、情緒、行為或生理等次系統,這些次系統也互相影響。2.個體也是過去與現在的家庭系統之一份子,進而也是更大的社會系統,例如:學校、社區或職場的一份子。3.個體的困擾問題可能來自個人內在的的病理觀,也可能來自個體與環境的不適配所導致。生態取向強調多元文化的脈絡,個體的困擾問題,要從更大的社會文化觀點來看待,所謂的「牽一髮而動全身」,個體的所有行為與所處環境,均具有相互性。助人者在探討個案問題的緣起與持續時,必須以全貌性的觀點加以了解,例如...
李自成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北發生大饑荒。隱匿四川山中的李自成,轉往河南開始活動,統一各地叛軍,形成一大勢力。之後獲杞縣的知識份子李嚴參加。李嚴在平民之間就頗有聲望,也了解農民的苦楚,因而勸李自成提出「五年不徵」(五年不徵租稅)、「貧富均田」之類的口號;李自成的軍隊也逐漸組織化,又有紀律。李自成的口號和軍隊紀律,甚受連年未增稅所苦的農民(包括地主在內)歡迎,因此,部分地主階級和知識階級的人也參加了李自成集團。李自成聲勢大增,崇禎十六年(1643年)在湖北襄陽稱新順王,進而大破明軍,進入陝西,統一了陝西到寧夏、甘肅一帶地區。翌年,以西安為都,見國號...
破窗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化。第四階段:區內更多的居民遷走,仍然留在區內的居民則更加退縮,減少外出時間。第五階段:外來的犯罪份子入侵社區,令犯罪數字持續上升。 預防  就上述社區失序的情況,Kelling與另一學者Coles於1996年提出「修補破窗」。他們認為執法者應緊密留意及控制高危群組,儘早識別高危險份子,另外要保護守法的青少年,同時要促進居民參與維持公眾治安及協調社區內不同的團體處理治安問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