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想法。[例]仔細推敲對方的意思,似乎同意我們的看法。
|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我得了這一封信,似乎還差強人意,誰知偏偏把他丟了,你說可恨不可恨呢?」
|
彷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乎、好像、近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彿乎漢武也。」《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見那少年彷彿有些認得,卻想不起。」也作「仿佛」、「髣髴」。
|
閉月羞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注解〕
(1) 髣髴:音ㄈㄤˇ ㄈㄨˊ,似乎、近似,亦作「仿佛」、「彷彿」。
(2) 飄颻:隨風飄動。颻,音|ㄠˊ。亦作「飄搖」。
(3) 迴雪:形容舞姿曼妙,宛如雪因風而飄舞。 2.「羞花」:唐.李白〈西施〉詩(據《全唐詩.卷一八一.李白》引)西施1>越溪女,出自苧蘿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皓齒信難開,沉吟碧雲間。勾踐徵絕豔,揚蛾入吳關。提攜館娃宮,杳渺詎可攀?一破夫差國,千秋竟不還。 〔注解〕
(1) 西施:春秋越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句踐為吳所敗,欲獻美女以須欋政,乃...
|
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概、似乎。《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今陰陽不調,宜更曆之過也。」
|
中流砥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驂,以入砥柱之中流。」(源)
02.宋.黃庭堅〈跋砥柱銘後〉:「余觀砥柱之屹中流,閱頹波之東注,有似乎君子士大夫。」
03.《文史通義.內篇二.文理》:「以為先生所以砥柱中流者,特以文從字順,不汩沒於流俗。」 參考詞語︰中流底柱注音︰ㄓㄨㄥ ㄌ|ㄡˊ ㄉ|ˇ ㄓㄨˋ漢語拼音︰zhōng liú dǐ zhù釋義︰底,通「砥」。「中流底柱」即「中流砥柱」。見「中流砥柱」條。
01.宋.朱熹〈與陳侍郎書〉:「方群邪競逐、正論消亡之際,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然若中流之底柱。」
|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畫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語本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ㄩㄣˊ ㄉㄤ)谷偃竹記〉。後用「胸有成竹」比喻處事有定見。
|
海市蜃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空中樓閣,虛無縹緲,夢幻泡影,鏡花水月辨似: 蜃,音ㄕㄣˋ。一種大的蛤蜊。不可寫作「唇」。 「海市蜃樓」和「空中樓閣」都指虛幻的事物。 「海市蜃樓」側重指事物的虛幻、短暫;「空中樓閣」側重指理想的不切實際,難以實現。 海市蜃樓 空中樓閣 辨似例句 ○ ㄨ 榮耀如同~,似有似無,難以捉摸。 ㄨ ○ 這些想法似乎不錯,但以我們目前的能力而言,只能算是~。
|
閉門造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慧開悟後,還須勤於修行,才能使本就存有的佛性透顯出來。未證成佛身時,即為三者未能融合,此時一佛二菩薩似乎是三個個體;當證成佛身時,三者則合為一體。欲修行者,必須先了解這個道理,然後順應因緣來修行,如此便能與佛祖最初的修行相應和。這就好像雖然關起門在家製造車子,但因為依循著一定的規則,所以成品能完全符合應行的軌跡。「閉門造車」這句成語在這裡原是用來比喻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行事,後則轉用於比喻凡事只憑主觀辦事,不問是否切合實際。
|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嘔心瀝血」這句成語有兩個典源,第一個是「嘔心」,來自於南朝梁劉勰所寫的《文心雕龍》。在〈隱秀〉篇中,他說文人在寫作時,重視創意的人,無不想找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意念;重視辭采的人,則挖空心思,想寫出美麗的詞句。無論何種人,為達到目的,甚至琢磨到似乎要將心、膽吐出;有時經年累月地反覆苦思,但這還不足以形容他們的辛苦。這裡的「嘔心」和「吐膽」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比喻創作的苦心。唐代詩人李賀就是一位「嘔心」創作的人。在李商隱所寫的〈李賀小傳〉提到他常常帶著僕人出遊,騎著驢子,背著一只破舊袋子,遇有靈感,就立即寫下來丟入袋中。到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是滿滿的一袋子紙片了,李賀的母親看到這種情形,就說:「我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