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6.2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弟子對師父的尊稱。為胡語的音譯,意譯親教師、依學、近誦等。在中國寺院,一般只用來稱呼寺院的住持比丘、或年高德劭的比丘。但民間也以和尚泛稱男性的出家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敢煩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
方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維摩詰所說經說,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但容量無限,禪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西遊記》第九回:「你真個要尋父母,可隨我到方丈裡來。」
2.僧寺的住持。《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內去;二件,不要與和尚說話;三件,去了就回。來得遲,我便來尋你也。』」《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貧僧當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蕪湖縣甘露菴裡的,後在京師報國寺做方丈。」
棒喝當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當頭棒喝」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1>,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注解〕 (1) 拂子:驅除蚊蠅的用具。禪家喜以拂子作為莊嚴具,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為大眾說法,即所謂「秉拂」,所以拂子即為說法的象徵。拂,音ㄈㄨˊ。
長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用語:(1)對戒臘高的比丘之尊稱。也稱為「上座」。(2)寺院的住持和尚。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長老在法堂上高叫:『兩廊僧俗,但有退兵之策的,倒賠房奩,斷送鶯鶯與他為妻。』」《西遊記》第九回:「那金山寺長老叫做法明和尚,修真悟道,已得無生妙訣。」
當頭一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當頭棒喝」之典源,提供參考。 《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1>,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注解〕 (1) 拂子:驅除蚊蠅的用具。禪家喜以拂子作為莊嚴具,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為大眾說法,即所謂「秉拂」,所以拂子即為說法的象徵。拂,音ㄈㄨˊ。
老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的出家人。[例]這座廟的住持是位修行有得的老僧。
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道或得道的人。《三國演義》第九回:「忽見一道人,青袍白巾,手執長竿。」《西遊記》第二一回:「大聖直至門前,見一道人,項掛數珠,口中念佛。」
2.寺院裡的侍役。《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道人報與長老知道。長老將自己龕子,妝了可常,抬出山頂。」
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師。約生於六世紀中葉。曾任印度那爛陀寺的住持。其唯識學說繼承陳那大師的傳統,但在認識論上則主張有見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稱為「四分家」。著有《廣百論釋》、《成唯識寶生論》等傳世。
飛鴻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參見「雪泥鴻爪」條。明.宋濂〈大天界寺住持白庵禪師行業碑銘〉:「生死去來兮不礙真圓,飛鴻印雪兮爪趾宛然。」
法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母武則天喪母,因皇室信教甚篤,武后乃欲捨宅為太原寺,並度僧以樹福田,於是高宗下令法藏剃度出家為太原寺住持。法藏極受武則天賞識,且於剃度後四年或賜號為賢首,並多次奉敕主講《華嚴經》,在武周時,華嚴宗成一大宗派。法藏出身官宦之家,與政治淵源甚深,曾先後為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及玄宗說法,故有「五帝門師」之稱。法藏生活優裕,名重一時,主要致力於講道及著作。華嚴宗以五臺山為宣教中心,其說對後世宋學的成立以及禪宗思想的形成極有影響。 著作著有《探玄記》、《五教章》、《起信論義記》、《華嚴經傳記》凡三十餘部,六十多卷。見吳臻《中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