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離、離開。如:「告別」、「暫別」、「永別」、「臨別依依」、「久別重逢」。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魂魄。如:「靈魂」。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歸賦〉:「願歸靈於上國,雖坎軻而不惜身。」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汝旁也,汝不必以無侶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盪、飄流。唐.吳融〈情〉詩:「依依脈脈兩如何,細似輕絲渺似波。」宋.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思念、懷念。如:「想念」。《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望風懷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詩:「覽物想故國,十年別荒村。」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用「流水落花」來描述自己亡國前的種種已經不可再行擁有,現在和過去猶如天上人間般的不同。這裡「流水落花」詞序雖然顛倒,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後來「落花流水」多被用來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下、放棄。如:「割捨」、「捨棄」、「捨近求遠」、「依依不捨」。
煙消雲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如煙雲消散盡淨。元.張養浩〈天淨沙.昨朝楊柳依依〉曲:「更著十年試看,煙消雲散,一杯誰共歌歡。」也作「煙消霧散」、「雲消霧散」。
氤氳靉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雲氣瀰漫、濃鬱。明.無名氏《度黃龍.頭折》:「看了這祥雲瑞氣,氤氳靉靆罩周圍,白雲隱隱,綠水依依,日暖風和如閬苑。」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晉宰相謝安在子弟集聚的場合問道,“《詩經》裡,你們認為哪一句最好呢?” 謝玄回答:“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謝道韞說是:“吉甫作頌,穆如清風”,謝安因此而稱讚謝道韞有“雅人深致”《世說新語》。 謝安被夫人劉氏禁止納妾,謝安子侄們以《詩經·周南·螽斯 (詩經)|螽斯》篇來“啟發”劉氏,“螽斯,後妃子孫眾多也。”劉氏反駁說「周姥撰詩,當無此語」《妒記》:“謝太傅劉夫人,不令公有別房寵。公既深好聲樂,不能令節,後遂頗欲立妓妾。兄子及外生等微達此旨,共問訊劉夫人;因方便稱‘關睢’‘螽斯’有不忌之德。夫人知以諷...
十八相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梁祝戲曲中梁山伯送祝英臺下山回家的一段情節,後為男女情侶送別的代稱。如:「他倆還在那兒十八相送,依依難捨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