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1.62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繞梁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1>東之2>齊3>,匱4>糧,過雍門5>,鬻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
歌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1>學謳2>於秦青3>,未窮青之技,自謂盡4>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5>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9>。薛譚乃謝10>求反11>,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
遏斷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1>學謳2>於秦青3>,未窮青之技,自謂盡4>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5>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9>。薛譚乃謝10>求反11>,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
餘妙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1>東之2>齊3>,匱4>糧,過雍門5>,鬻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
餘響遶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餘音繞梁」。見「餘音繞梁」條。01.晉.張華《博物志.卷八.史補》:「昔韓娥東之齊,遺糧,過雍門,乃鬻歌假食而去,餘響遶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02.明.湯顯祖《紫簫記》第九齣:「見你後,悶懷旅館,不曾一過人家,餘響遶梁,特來消遣。」 
餘響繞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美妙的音樂感人之深,餘味不絕。《宋書.卷一九.樂志一》:「又有韓娥者,東之齊,至雍門,匱糧,乃鬻哥假食,既而去,餘響繞梁,三日不絕。」也作「餘音繞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