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中的霧氣。如:「山嵐」、「曉嵐」。元.張養浩〈水仙子.一江煙水照晴嵐〉曲:「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安寧的。如:「心平氣和」、「風平浪靜」。唐.王灣〈次北固山下〉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號。 (2) 武陵:晉郡名,在今湖南省常德縣境。 (3) 緣:沿、循。 (4) 夾岸:水流的兩岸。 (5) 落英:落花。 (6) 髣髴:似乎、好像。 (7) 纔通人: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 (8) 豁然開朗:形容開闊明亮。豁,開朗、寬敞。見「豁然開朗」。 (9) 平曠:平坦空曠。 (10) 儼然:整齊的樣子。儼,音|ㄢˇ。 (11) 阡陌交通:田間小路,通達無阻。阡,音ㄑ|ㄢ。 (12) 雞犬相聞:雞和狗的叫聲都可以相互聽見。比喻住家相近。 (13) 外人:外來的人。 (14) 黃髮:人老後頭髮由白而黃,是高壽的象徵,亦用以指老年人。 (15) 垂髫:古時童子不束髮...
勞燕分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亮的星,隔銀河與牽牛星相對。中國古代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女兒,與牽牛郎為夫婦,婚後廢織,被天帝分隔於銀河兩岸,遙遙相對,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方能相會。
養精蓄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精蓄銳」原或作「儲精蓄銳」,指儲存精神,積蓄力量。見於唐符載的〈上巳日陪劉尚書宴集北池序〉。這篇序是寫作者在三月上旬時,和劉尚書等人,一起到北池遊覽的情形。西蜀古稱天府之國,江山壯闊,北池位於西蜀近郊。他們一行人來到北池邊,登船遊覽北池的風景。船上有戲曲表演,水中有豐富的生物,兩岸風景壯麗,令人目不暇給。符載看著絢麗的景色有點累了,就獨自將船划到空曠的水邊休息,保養精神,準備再次欣賞北池的美景。後來「養精蓄銳」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保養精神,積蓄力量。出現「養精蓄銳」的書證如《三國演義》第三四回:「大軍方北征而回,未可復動。且待半年,養精蓄銳,劉表、孫權可一鼓而下也。」文中之...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末期被宋國吞併。 (3)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參考資料〕 ■《戰國策.趙策一》蘇秦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後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鬥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氾濫無所止。』臣竊以為土梗勝也。今君殺主父而族之,君之立於天下,危於累卵。君聽臣計則生,不聽臣計則死。」李...
爭先恐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先楚人。 〔注解〕 (1)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3) 爭先:爭執於歃血盟誓的先後。 (4) 狎:音ㄒ|ㄚˊ,更也,交換。 2、「恐後」:《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王莽知漢中外殫微,本末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奉上璽韍2>,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架在河面上接通兩岸的建築物。《說文解字.木部》:「橋,水梁也。」如:「吊橋」、「鐵橋」、「獨木橋」、「長橋臥波」。宋.陸游〈沈園〉詩二首之一:「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幸災樂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糴:音ㄉ|ˊ,買入穀物。 (4) 晉:春秋時國名。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5) 弗與:不給。 (6) 慶鄭:(?∼西元前538),春秋時晉國大夫。惠公四年晉饑,秦以糧助晉。次年秦饑,晉拒助之,慶鄭諫而無效。後秦伐晉,晉敗,惠公被俘,釋歸後,公乃殺慶鄭。 (7) 背施:忘記別人給予的恩德。 (8) 貪愛:貪物愛財,不與人分享。 (9) 怒鄰:得罪鄰國。 2、「樂禍」:《左傳.莊公二十年》冬,王子頹享五大夫,樂及遍舞。鄭伯聞之,見虢叔曰:「寡人1>聞之:哀樂失時2>,殃咎3>必至。今王子頹4>歌舞不倦,樂禍也。夫司寇5>行...
楚材晉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1>卿2>不如楚,其大夫3>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4>、皮革,自楚5>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注解〕 (1)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2) 卿:職官名。古代指位在大夫之上的官爵。 (3) 大夫:職官名。歷代沿用,多係中央要職和顧問。 (4) 杞梓:音ㄑ|ˇ ㄗˇ,杞、梓皆為良木,比喻有用的人材。 (5)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