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28.1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辭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異趣的藝術風貌。探考辭賦之源,有四種代表性見解:一、《詩經》說,班固《漢志》“不歌而誦謂之賦”,《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也”,後人視為詩源說典範。二、《詩經》《楚辭》說,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謂賦“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堪稱代表。三、《詩》《騷》“諸子”說,此論以清人章學誠《校讎通義漢志詩賦第十五》“古之賦家者流,原本詩、騷,出入戰國諸子”、《文史通義詩教下》謂漢賦乃“縱橫之派別,而兼諸子之餘風”之說法最明豁。四、“隱語”說,如朱光潛謂“賦即源於隱”。前述諸端,各執一源,雖內涵辭賦發生之“多無”機制,但偏於靜...
漢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 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人稱賦聖)-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揚雄-甘泉賦、長楊賦、羽獵賦、河東賦班固-兩都賦、幽通賦張衡-二京賦、歸田賦
諷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諷諫告諭。《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揄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揚、讚譽。《文選.班固.兩都賦序》:「雍容揄揚,著於後嗣。」《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
言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章著述。《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襃、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繞在城牆外沒有水的壕溝。《易經.泰卦.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文選.班固.兩都賦序》:「京師脩宮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李善注引《說文》曰:「城池無水曰隍。」
就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他人處受學。唐.李庾〈兩都賦〉:「左立太學,前惇廣文,膳豐中廚,就教九年,稽以博士,總之成均。」《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一手好手藝,又會寫作,又會刺繡,那些大戶女眷,也有請他家裡來教的,也有到他庵裡就教的。」
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禁止、不許。《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民事不可緩也。』」漢.班固〈兩都賦序〉:「斯事雖細,然先臣之舊式,國家之遺美,不可闕也。」
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不及,沒有時間。《文選.班固.兩都賦序》:「大漢初定,日不暇給。」晉.王獻之〈雜帖一〉:「鏡湖澄澈,清流瀉注,山川之美,使人應接不暇。」也作「不遑」。
班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2~92)字孟堅,漢班彪子,明帝時為郎,曾與傅毅典校祕書,後續其父彪所著《漢書》,積二十餘年乃成。為斷代史之祖。著有〈兩都賦〉、〈封燕然山銘〉等四十餘篇作品,傳於後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