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創造性思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問題之思考,不受固定方向與範圍的封限,能以變通、獨特、敏銳的方式,突破已知,妙悟新解。也稱為「擴散性思考」。
創造性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創造定義2 團體的組成3 團體的歷程3.1 (一)界定問題3.2 (二)發展「異」見3.3 (三)鑑識「卓」見4 團體注意事項5 創造思考的策略6 關鍵字7 參考資料 創造定義郭有遹(1983)在創造心理學一書中,對創造提...
創造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力理論可以依據個體創造之行為加以細分,根據學者的歸納,創造力主要有四種研究取向:認知(cognitive)、人格特質(personality)、社會心理(social psychological)及系統(systems)理論,分別有不同的詮釋觀點及研究方法。二十種重要的創造力理論:
創造的進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的進化是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反對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 1809~1882)所倡進化論(evolutionism)的某些論點,而提出的觀點。柏格森認為達爾文所說生物進化是由於適應環境、隨機發生的機械性自然歷程有誤,應該暫且拋開對生物方面的發現,先從形上的觀點探討生命內在本性的直觀和生命的原動力,然後再以觀察生物的結果來補充;依此看便應該說生物進化是創造性的,而不是純依自然的機械性。柏格森的一本書名即是〔創造的進化論〕(L'évolution Créatrice, 1908;英譯為Creative Evolution,...
創造思考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思考模式」是由高登(W. Gordon)等人於一九六○年代開始逐步發展的。目的是希望教導學生利用一些富創意的聯想,將已知的事和正進行中的事串聯起來,以提高學習效率。暗喻則是進行創造思考的一個有效方法。所謂「暗喻」就是用類推的方式將一些表面不相關的事物結合在一起。而類推的方式可分為三種:直接類推、個人類推和象徵類推。
  在創造思考模式中,甘持(M.A. Gunter)、艾斯特(T.H. Estes)與施瓦布(J. Schwab)於一九九五年提出下列兩個活動來培養學生創造思考能力:
  1.讓熟悉的事物變得陌生:
  步驟一:描述主題:先讓學生描述一個熟悉...
創造進化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進化論」為法國哲學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所提出。他受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思想的影響很深,亦認為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進化而來的。柏格森則又提出「生命衝力」(élan vital)的觀念,認為人是一個生命體,具有生命力,而生命力就具有創造力。因而結合了兩種觀念,而形成「創造進化論」。
  創造進化論的內容是認為世界由神的創造和世界自身的進化而成,人有進化的事實,亦有創造的能力。因此人會不斷地向前進步,人可以利用其智慧創造出很多東西,再加教育的引導,使人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與願望。
創造(天主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一詞普通是說:產生或致使存在、發生的行為。宗教用語指起初天主使宇宙存在。創造與受造物(創造行為的結果)及造物主(有能力創造的一位)密切相關。
  有關宇宙的起源,各種宗教傳統已然形成許多神話與解說。論及宇宙來源的神話,通常稱為創造論。創造神話裡的神,是一個有位格的造物主;所描寫的創造方法則大體有四種:(1)生產式的創造;(2)戰爭式的創造;(3)工作式的創造;(4)言語式的創造。中東各民族的神話裡,很早就有以言語創造的傳說,以色列運用時,所賦予的特色,使其遠超過其他古老宗教的思想侷限。
  〔聖經〕創造論的特色,分〔舊約〕和〔新約〕兩部分來敘述:
  ...
創造性人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性人格」指具有創造力之個人所表現的人格特質。對於創造力的研究,主要包括:能力與思考、人格特質以及教育與訓練三方面。有關創造的人格理論,主要有自我實現論與心理衝突論。前者為人本心理學家的觀點,認為具有創造性的人身心健康,對經驗開放,獨立自主且不斷自我成長;後者屬心理分析論的觀點,認為創造源於超我與本我之衝突,具有創造性的人能將潛意識的衝突轉變為創造的行為。綜合近代學者有關創造性人格特質的研究,其重要的特徵包括:冒險精神、富於想像、不墨守成規、精力充沛、好奇多問、自動自發、具幽默感、自信心強、獨立自主、具有毅力、進取、熱情等。以往對於創造力的培養較注重認知與思考技能的訓練,近來,關於創造...
創造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性教育或稱創發性教育,是受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影響的新式學校的特點之一。新式學校利用兒童的創造衝動,作為教育上的動機,所以強調創造性活動。教師把他們的教學活動,建立在兒童表現他自己的自然傾向上,使兒童可以自由地發展其天性。
  米爾思(Hughes Mears, 1875~?)是新式教育最有力的贊助者之一,他本來就反對因襲的、沒有靈感的教育,所以當新式教育剛開始時,他就對它產生興趣。他曾在哈佛及賓夕凡尼亞大學接受教育,當時即全神貫注於幼兒創造的可能性上。後來,當他與中學的青年在一起工作及在紐約大學教育研究所擔任進步教育的教授時,他發現青年人與成年人也和幼兒一樣,具有一種潛藏性的、...
文化的價值創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俄(現在的獨立國協)哲學家巴達耶夫(N. Berdyaev, 1874~I948)認為,文化的開始不是一種新的人類生活或新的生活方式的創造,而是各種新的價值的創造;就是「文化價值創造論」。
  他認為從初始的文化發展到高度的文化,各種文化有必死的和不死的,因為它們具有時間性和永久性的原則。所以每個文化有出生時期、發達時期,也有起伏升降、衰老死去,但是在論斷永久價值中,創造價值是永遠存在的,如羅馬的法律、希臘的美學和哲學,至今仍然為人稱道。
  他又認為文化的價值創造,才能保持文化的壯健而不死;如果一個文化中,有熱烈的生活欲(奢華享受),而不思創造,即會把人們的創作天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