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馬舟車通行的途徑。如:「陸路」、「水路」、「馬路」、「公路」、「鐵路」。
方面、方向。如:「各路人馬」、「兵分三路」、「四路進攻」。
方法、途徑。如:「生路」、「活路」、「門路」、「路子」。
條理、紋理。如:「思路」、「紋路」、「理路」。
公共汽車的路線。如:「十五路公車」。
種類。如:「他們是哪一路人?」、「這是哪一路的貨色?」
來路:來源。如:「來路不明」。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末年,曹操帶領著大軍要去討伐張繡,走到半路,因為天氣十分炎熱,又找不到水源,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個個都又渴又累。此時足智多謀的曹操,心生一計,就對士兵們說:「弟兄們,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結滿了又酸又甜的果實,可以生津解渴。」士兵們聽到之後,每個人腦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帶著甘甜的味道,嘴裡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精神為之一振,不再感到口渴。曹操藉此終於找到水源,解除部隊沒水喝的窘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望梅止渴」,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還止不了渴。於是,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發現北邊有一個很大的湖泊,就轉身急切的往北奔去。沒想到跑到半路,體力就不支,當場倒地而死,他手上原本拿著的桃木杖,也掉落在一旁。一段時日後,據說夸父上的脂肪和骨、肉經年累月的浸泡、滋潤著那枝桃木杖,桃木杖後來竟然長成一片桃木林,號稱「鄧林」,據說有數千里寬。 補充(1)相似詞: 班門弄斧、蚍蜉撼樹(2)反異詞:量力而為、妄自菲薄 例句他想在一天內登上聖母峰,真是夸父逐日,不自量力。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110,金安文教機構
步步為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奮勇,願意出兵抵擋。於是陳式領兵出山口,與曹兵夏侯尚交戰,沒多久,夏侯尚詐敗而逃,陳式繼續追討,到半路時,忽然被山上丟下的木頭、石塊打傷,軍隊無法前進。正想撤兵時,夏侯淵突然從後頭帶兵出現,以致陳式無法抵擋,就被夏侯淵給俘虜了。這時,有人將陳式被擒的消息通報黃忠,黃忠趕緊和法正商議。法正認為夏侯淵為人輕浮急躁,憑恃著膽量,但卻沒什麼謀略,不妨藉此激勵士兵,拔營後出發,步步為營,每前進一程,就建立一個營壘,嚴防敵人攻擊,以此引誘夏侯淵出戰,設法擒抓他,這是變被動為主動的作法。於是黃忠就照法正的建議進行。果然,夏侯淵聽聞消息,就要出兵應戰,但張郃卻勸阻他,認為這是敵方的計謀,千萬不能出戰。夏侯淵...
理直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曾治了當地的皂角林大王,並將當地治理得路不拾遺,豐稔年熟。三年後,新官上任,趙知縣便回鄉,沒想到半路東西都被偷了,好不容易回到家鄉,卻聽人說,二個月前已有個趙知縣回來了,他推測一定有人假冒自己。但那假冒的趙知縣卻堅持自己才是真的,大家無法分辨倒底哪個才是真的,就一起來到開封府。假的趙知縣與大尹平起平坐,讓大尹相信他是真的,並對真的趙知縣喝罵,還要用刑拷打。趙再理理直氣壯,高聲抗辯,卻無人相信。後來趙再理得到九子母娘娘的幫助,終於回復自己的身分。
普天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普天同慶」原作「溥天同慶」。郭淮,三國魏人。據《三國志.卷二六.魏書.滿田牽郭傳.郭淮》載,黃初元年魏文帝即位,他奉命前來祝賀,在半路上因為患病以致擔誤了行程。在慶祝會上,文帝當著群臣的面責問郭淮說:「昔日禹平定天下之後,在塗山大會諸侯,結果防風氏遲到,禹就處死他。今天是我登基全天下共同慶祝的大日子,你竟然遲到,這是為什麼?」郭淮回答說:「我聽說五帝時代,以德教導人民,到了禹時,政績衰敗,才開始用刑法。今天我正逢像堯舜一樣,以德教民的盛世,所以知道不會像防風氏一樣被殺。」文帝聽了很高興,提拔他為雍州刺史,封射陽亭侯。後來「普天同慶」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溥天同慶」演變而出,用來指全天下的人...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載,東漢名將馬援,從小就有遠大的志向,想要開創一番事業。長大後當了郡守的部屬,有一天奉命押解重刑犯到司命府,半路上,馬援因為憐憫那個囚犯就放了他,自己則逃到北方去避禍。後來雖然遇到特赦,免除了罪刑,但他並沒有回到故里,仍然留在北方畜牧維生。期間有很多人慕名前來歸附,門下賓客有數百人之多。在隴漢交界游牧的時候,他常跟賓客們說:「大丈夫立志,處境愈是艱困,志節應當愈堅強;年紀越是老大,越要多加鍛練,保持身體強健。」並用這句話來自我勉勵。後來他投效東漢光武帝劉秀,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成為大將軍。後來原文中的「老當益壯」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年紀雖大但身體仍然強健,而且志氣...
袖手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卻屢遭貶抑。由於永貞革新失敗,柳宗元、劉禹錫及其他革新派人士相繼被貶。柳宗元先被貶為邵州刺史,行至半路,又被加貶為永州司馬。永州一貶十年,柳宗元才被召回京,未受到重用,便被改貶為柳州刺史。長期的貶謫生活,對柳宗元的健康和精神造成了不小的打擊,未老先衰。後雖經友人多方奔走,憲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但詔書未到柳州,柳宗元就已病死,時年僅四十七歲。柳宗元的才華洋溢,抱負卻不得伸展,讓身為好友的韓愈十分感嘆,在給好友的祭文之中,韓愈寫道:「這種情形就像不善於鑿木的人,偏讓他去鑿木,結果弄得指頭流血,滿頭大汗;但是技藝純熟的大匠卻只能縮手袖間,站在旁邊觀看。你的文章才華如此出色,反而不被重用;卻讓我們這...
陰溝裡翻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演變出乎意料之外。如:「這件事原本是計劃好的,怎奈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真是陰溝裡翻船!」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途而廢」原作「半塗而廢」。「半途」是半路的意思,即「中道」、「中途」,「半途而廢」是指半路就停下來而不再前進,整句成語引申為事情沒能持續下去就停止的意思。這個成語出自《禮記.中庸》,孔子認為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假如半途而廢,而他是絕不能中途停止的。充分顯露出對聖人德行的嚮慕。「半途而廢」就用來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