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思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解釋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4.1相似詞4.2 4.2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南齊書·公冶度》《論語·公冶長第五》 2.解釋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後再去做後人常以三思提醒別人謹慎行事 3.故事內容 《南齊書·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第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4.相似、相反詞 4.1相似詞 無 4.2相反詞 冒昧從事、草率從事 5.例句 這件事非常重要,請三思而後行,以免做錯決定。
妙手回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回春妙手注音︰ㄏㄨㄟˊ ㄔㄨㄣ ㄇ|ㄠˋ ㄕㄡˇ漢語拼音︰huí chūn miào shǒu釋義︰猶「妙手回春」。見「妙手回春」條。 01.《黃金世界.第七回》:「聞兄島中產藥多,尊夫人又深明醫理,圖南夫人病勢反復,何妨同往省視?倘仗回春妙手,生死肉骨,也盡些朋友之誼。」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六○.杜周傳》1>其春,丞相方進2>薨3>,業上書言:「方進……專作威福,阿黨4>所厚,排擠英俊,託公報私,橫厲5>無所畏忌,欲以熏轑6>天下。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威權泰盛而不忠信,非所以安國家也。今聞方進卒病死,不以尉示天下,反復賞賜厚葬,唯陛下深思往事,以戒來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後漢書.卷四六.郭陳列傳.陳寵》、《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 (2) 方進:翟方進(?∼西元前7年),字子威,漢上蔡人。少孤,從博士學《春秋》,以射策甲科為郎,永始中擢丞相,封高陵侯,兼通文法,以儒雅緣飾吏事,號為「通明相」。後因政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直言糾正、規勸。如:「諫諍」、「力諍」。《新唐書.卷一六四.崔玄亮傳》:「玄亮率諫官叩延英苦諍,反復數百言。」
一語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沉鬱含意》:「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於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見,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
淪肌浹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滲透到肌膚、骨髓。語本《淮南子.原道》:「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後比喻感受深刻或受到深厚的恩惠。《朱子全書.卷一四.論語五.子曰回也章》:「今須且將此一段反復思量,渙然冰釋,怡然理順,使自會淪肌浹髓。」也作「浹髓淪膚」、「浹髓淪肌」。
反覆無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變動不定,一會兒這樣,一會兒又那樣。《三國演義》第三三回:「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准信。」《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重湘問道:『蕭何,你如何反覆無常,又薦他,又害他。』」也作「反復不常」、「反復無常」。
諄諄善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懇耐心的啟發、引導他人。宋.劉摯〈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昔之設學校,教養之法,師生問對,憤悱開發,相與曲折反復,諄諄善誘。」
休戚相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而退。後晉國復霸。在位十五年卒,諡悼。 (2) 跛:音ㄅ|ˋ,偏任。 (3) 還:音ㄏㄨㄢˊ,反復。此指眼睛轉動反復。 (4) 聳:驚駭、驚動。 (5) 制:法度、規定。 (6) 辯:通「辨」,分別、判別。 (7) 休戚:喜與憂。 (8) 非國何取:指可以打敗任何一個國家。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朱熹〈答汪尚書書〉:「熹不揆愚鄙,妄陳管見。伏蒙高明垂賜誨答,反復玩味,欽佩無忘。然有所疑,敢不自竭?道在六經,何必它求誠如台諭,亦可謂要言不煩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