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來校正樂音的器具。以十二個竹管製成,依管的長短來確定音階。從低音管算起,成奇數的六管稱「律」,包括黃鍾、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成偶數的六管稱「」,包括大、夾鐘、中、林鐘、南、應鍾。後遂以律為音律的統稱。
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赫若(1914─1951),本名石堆,臺中縣潭子人。小說家。 1929年入台中師範學校就讀,當時正值社會主義思潮澎湃,農工階級運動昌盛之際,赫若受到時潮衝擊,對於其日後的文學理念與社會實踐,都有相當大的影響。1934年,赫若自台中師範學校畢業,擔任峨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高祖的皇后雉。生惠帝,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大封外戚諸為侯。后崩,諸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氏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氏春秋〕成書於戰國末期不韋門下賓客之手。春秋戰國諸侯卿相皆爭相養士,史稱的四公子魏無忌、田文、趙勝、黃歇,門下有食客三千,自謀士、說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靡衣玉食,以養於家。時不韋在秦,貴為相國,號稱仲父,亦養客數千;因使其門下賓客著書,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備紀天地萬物古今之事,治亂存亡之跡,號曰〔氏春秋〕。
  所謂〔八覽〕,即〔有始〕、〔孝行〕、〔慎大〕、〔先識〕、〔審分〕、〔審應〕、〔離俗〕、〔恃君〕;〔六論〕,即〔開春〕、〔慎行〕、〔貴直〕、〔不苟〕、〔似順〕、〔士容〕;〔十二紀〕即〔孟春紀〕、〔仲春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十二律之一,為六陰律的第二律。《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姑洗,歌南,舞大磬,以祀四望。」《氏春秋.季夏紀.音律》:「太簇生南,南生姑洗。」
2.陰曆八月的別名。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南配在八月,故稱八月為「南」。《氏春秋.季夏紀.音律》:「南之月,蟄蟲入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從其封姓,故稱為「尚」。周初賢臣,年老隱於釣,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後世稱為「姜太公」。也稱為「望」、「姜尚」。
政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達1962年11月01日/ 台灣政達,一九六二年生,台南市人,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畢業。目前是《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曾長期在自立晚報任職,擔任記者、副刊主編和總主筆等工作。寫過《走出生命幽谷》、《偷時間的人》等書,從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大陸那年開始,接連得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和評審獎、聯合報文學獎散文大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一屆宗教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與海豚交談的男孩》獲2005中國時報開卷美好生活獎,著有《怪鞋先生來喝茶》等...
氏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戰國時代秦相不韋門客的集體著作。二十六卷,分八覽、六論、十二紀,有漢高誘注。綜合九流百家,暢論天地人物,多主儒術,而參以道家、墨家之言,取材博賅,頗有功於古代史料的保存。也稱為「覽」。
知音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中的陰律。「知音諳」指精通樂律。明.桑紹良《獨樂園》第三折:「一個家知音諳,一個家唾玉噴珠。」
祖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37~1187)字伯恭,宋金華人。官至直祕閣著作郎、國史院編修,與朱熹、張栻齊名,稱為「東南三賢」。其文詞閎肆辨博,於詩書春秋,多究古義,學者稱「東萊先生」。著有《東萊集》、《東萊左氏博議》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