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則。《書經.呂刑》:「德威惟畏,德明惟明。」
|
越俎代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俎,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越俎代庖指掌管祭祀的人放下祭器代替廚師下廚。語本《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後用以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宋.陳亮〈與呂伯恭正字書〉四則之三:「大著何不警其越俎代庖之罪,而乃疑其心惻井渫不食乎?」
|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缺點。
|
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獲得。通「獲」。《呂氏春秋.士容論.審時》:「斬木不時不折,必穗稼就而不穫。」
|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人過江,劍掉水中,便於船舷刻一記號,待船停止,從刻記號處下水尋劍的故事。典出《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後用以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宋.陸游〈謝梁右相啟〉:「刻舟求劍,固匪通材。」《紅樓夢》第一二○回:「似你這樣尋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劍,膠柱鼓瑟了。」也作「求劍刻舟」。
|
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晚、遲。《楚辭.屈原.離騷》:「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二子待君,日晏,公不來至。」漢.高誘.注:「晏,暮也。」
|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釜,鍋子。薪,柴火。「釜底抽薪」指從鍋底抽掉柴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語或本《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後亦用「釜底抽薪」比喻從源頭斷絕。
△「揚湯止沸」
|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一、解釋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 二、故事秦軍圍攻邯鄲時,趙王曾派平原君去求援,當時擬推楚國為盟主,訂立合縱盟約聯兵抗秦。平原君約定跟門下有勇有謀文武兼備之食客二十人同往楚國,不必到外面去尋找。誰知當挑選食客時,只選得十九人,還差一人,已無從挑選。這時門下食客中有人名毛遂者,逕自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願一同前往。平原君起初以毛遂進門三年竟未有絲毫的鋒芒畢露而被左右...
|
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別、區分。《荀子.大略》:「列官職,差爵祿,非以尊大夫而已。」《元史.卷七二.呂思誠傳》:「差民戶為三等,均其徭役。」
|
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更加。《呂氏春秋.恃君覽.觀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記.卷五.秦本紀》:「及其後世,日以驕淫。」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