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踰越、超過。通「陵」。《氏春秋.仲秋紀.論威》:「雖有江河之險則凌之,雖有大山之塞則陷之。」北齊.顏之推〈古意〉詩二首之一:「作賦凌屈原,讀書誇左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習慣、熟悉。《氏春秋.先識覽.樂成》:「舟車之始見也,三世然後安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非、不是。《詩經.邶風.柏舟》:「微我無酒,以敖以遊。」《氏春秋.離俗覽.離俗》:「然而以理義斲削,神農黃帝猶有可非,微獨舜湯。」
3.卑賤。如:「人微言輕」、「出身寒微」。《史記.卷九.太后本紀》:「太后者,高祖微時妃也。」《聊齋志異.卷一○.臙脂》:「而又念其出身微,且日登公堂,為千人所窺指。」
掩耳盜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耳盜鈴」之「鈴」,典源作「鍾」。「鍾」同「鐘」。小偷盜鐘時,怕鐘所發出的聲音會引他人前來搶奪,因而急忙掩住自己的耳朵。典出《氏春秋.不苟論.自知》。後用「掩耳盜鈴」比喻妄想瞞騙他人,結果卻只是欺騙自己而已。 △「自欺欺人」。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坤《呻吟語摘.卷下.世運》:「官盛從豐供,繁文縟節,逐奔世態而以教養為迂儒。世道可為傷心矣!」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異的貨品,可以收藏聚集起來,等候高價出售。語出《史記.卷八五.不韋傳》:「子楚,秦諸庶孼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後比喻仗恃某種專長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作為資本以謀利。《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砍殺。《氏春秋.慎大覽.順說》:「刈人之頸,刳人之腹。」《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我無罪,王何信讒,自刈左右手乎?」
天花亂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傳說,佛祖講經說法時,感動了六欲諸天神,紛紛撒下各色的香花,以表讚歎。在《心地觀經.卷一.序品偈》即有記載:「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另外,在宋朝張敦頤的《六朝事跡編類.卷上.樓臺門第四.雨花臺》及祖謙的《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記載一個故事: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有位雲光法師,道行高妙,講經感動了上天,各色香花紛紛落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天華亂墜」,用來形容說話動聽。後世多作「天花亂墜」,改「華」為「花」,也用來形容浮華不實的言詞。
五花八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李調元《雨村詩話》卷上:「故唐律之聖者,間于八句之中,別有五花八門之妙,自成黃鐘大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適當。《氏春秋.不苟論.當賞》:「主之賞罰爵祿之所加者宜,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