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取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招引禍患、罪過。《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想當時因得罪於荊公,自取其。」
既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難。參見「既往不」條。《清史稿.卷五二一.藩部列傳四.喀爾喀土謝圖汗部》:「爾等遵旨服罪,朕不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
自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失並自我責備。《晉書.卷七三.庾亮傳》:「亮甚懼,及見侃,引自責,風止可觀。」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九.灤陽續錄一》:「反覆開陳,引自責,淚涔涔漬衣袂。」也作「引責躬」。
動輒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動輒得」。見「動輒得」條。01.明.卓發之〈與丁叔潛水部書〉其二:「而性與物忤,動輒見,鉛刀真不能一割,老驥真不堪先駑馬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責備。如:「這事也不能全怪你,你別再自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傳說為舜的臣子,為人正直,掌管刑獄,是中國法典的創始人。《楚辭.屈原.九章.惜誦》:「俾山川以備御兮,命繇使聽直。」也作「陶」、「皋陶」。
責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失並自我責備。《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後壹姦罪發露伏誅,權引責躬,乃使中書郎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舊五代史.卷一一八.周書.世宗本紀五》:「雖古人有引責躬,因災致懼,亦無以過此也。」也作「引自責」。
無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好也不壞,沒有過錯也沒有可以贊揚的。《後漢書.卷四四.鄧彪等傳.贊曰》:「鄧、張作傅,無無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傳說為舜的臣子。參見「繇」條。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在唐虞、陶、禹,其善鳴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災的徵驗。《書經.洪範》:「曰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唐.李邕〈大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入自臥內,問以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