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奠死者。如:「弔」、「弔喪」。《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弔之。」《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及渡湘水,為賦以弔屈原。」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卷三二.南唐.彭利用傳》:「利用喪父,客過之,對曰:『家君不幸短命,諸子餬口四方。歸見相如之壁,空餘仲堪之棺,實可痛心疾首,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馬疾走。《詩經.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衛侯。」《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近的。《左傳.昭公三十年》:「吳子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弔。《淮南子.說林》:「桀辜諫者,湯使人哭之。」漢.高誘.注:「哭,猶弔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問喪者家屬。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北齊.劉晝《劉子.卷一○.正賞》:「昔者仲尼先飯黍,侍者掩口笑;子游揚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
季札掛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吳人季札北過徐君,徐君愛季札劍,季札為使上國,未獻,然已心許之。後還至徐,雖徐君已死,札不背其承諾,乃解劍繫其冢樹而去。見《史記.卷三一.吳太伯世家》。後傳為重友誼、守信用及弔亡友的典範。
淵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淵深博大。《抱朴子.外篇.崇教》:「是以遐覽淵博者,曠代而時有。」《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愚表兄遠在都門,不曾親自弔。幾年來學問更加淵博了?」
漠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關心、不相關或無知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眾朋友多來弔,就中便有說著會試一事的,燦若漠然不顧。」
母儀足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婦德足以為人母的典範。常用作弔他人喪母的輓詞。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