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37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骯髒、不乾淨的。同「汙」。如:「污泥」、「污水」、「污穢」。
骯髒、不乾淨的東西。同「汙」。如:「藏污納垢」。
弄髒。同「汙」。如:「污染」。
不廉潔的。同「汙」。如:「貪污」。
侮辱。同「汙」。如:「污辱」。
捏造罪名,陷害他人。同「汙」。如:「污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2.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土質,由土粒與腐植質混合而成。其中含有水分、空氣、礦物質和微生物,可供植物生長與動物棲息。
污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因物質、生物或能量的介入,而變更環境品質,尚不致於影響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的行為現象,稱染污。若污染物超過法定標準值(如水質標準),影響水之正常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之虞時,稱污染。
環境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由本身做起,要求自己善盡環保的義務。二次大戰後,工業生產突飛猛進,產生諸多環境問題,如:空氣、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廢物與其它毒物氾濫;環境災難的頻仍,使人產生深重的危機感。為解決環境危機,各國訓練專家及技術人員,以應迫切需求;但發現到環境問題須每一個人對環境有正確的認知與行為,方能有效解決。因此聯合國在1972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推動國際環境計畫,協助各國發展環境教育;旋即於1974年正式實施。1977年聯合國在前蘇聯伯利西(Tbilisi)召開環境教育會議,會中在於讓每個人能夠建立環保所需的知識、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