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該殺的人。用於對某人感到極度失望,或似恨而實愛所罵的氣話。《官場現形記》第四○回:「瞿太太不由分說,一面下轎,一面就直著嗓子喊道:『叫那殺出來,我同他說話,辦的好公事!』」也作「殺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稻草等做成的馬糞厚紙板,一般而言,「紙」較「紙枋」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煮好而未加作料的麵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罵人的話。壞東西、壞人。《海上花列傳》第五二回:「陸裡曉得個娘舅也是個壞子,我生意好仔點,騙我五百塊洋錢去,人也勿來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製作陶瓷器時把黏土作成固定形狀的體,稱為「製」。有拉、鑄漿或使用全自動機器等製造方法。
厚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厚紙板。可以用來加工,做成器具,例如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製的棉線,質鬆。也作「線披子」。
拋磚引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磚頭是低賤的東西,把磚頭丟出去,引回來卻是珍貴的玉。「拋磚引玉」這句成語較早的出處,見載於《景德傳燈錄.卷一○.趙州觀音院從諗禪師》。話說趙州大師有一次在晚上講道場合中說:「今晚為大家回答問題,有需要解說的人請出來。」在座有一位僧人便出來禮拜。大師一看就說:「我原來準備拋磚引玉,哪知引來的是一個土。」大師為何如此說,並不清楚,但此處確實引用了「拋磚引玉」的成語。「拋磚引玉」用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陋的詩文或不成熟的意見,以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多用作自謙之詞。亦用於比喻以身作則,引發眾人響應。宋代詩人王令〈答束徽之索〉詩有這兩句:「勉為瓦礫投,幸有金珠報。」見《廣陵詩鈔》。句中「金珠」,一本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加工成器的木材。《說文解字.木部》:「樸,木素也。」清.段玉裁.注:「以木為質,未彫飾,如瓦器之然。」漢.王充《論衡.量知》:「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
轆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帶轉盤的工作器具。如製陶拉時的塑臺轆轤。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