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4.98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姦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犯法作亂。《書經.舜典》:「蠻夷猾夏,寇賊姦宄。」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珠利耶國》:「氣序溫暑,風俗姦宄。」也作「奸宄」。
欣然自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愉快,自覺高興。《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陁國上》:「書生之心欣然自得,日暮言歸,懷戀而止。」也作「欣然自樂」、「欣然自喜」。
剎帝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Kṣatriya的音譯。古印度社會四階級中第二級,即貴族。《大唐西域記》卷二:「二曰剎帝利,王種也,奕也君臨,仁恕為志。」
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化之後,所結成的珠狀或塊狀的顆粒。其色有三種,骨為白舍利,髮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為梵語śarīra的音譯。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西遊記》第八回:「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也稱為「舍利子」。
物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物品。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縛喝國》:「土地所產,物類尤多。水陸諸華,難以備舉。」
性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真如之體性深廣如海,故稱為「性海」。唐.敬播〈大唐西域記.序〉:「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覺於迷津。」
遐邇著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氣很大,遠近皆知。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七.尼波羅國》:「碩學聰叡,自製聲明論,重學敬德,遐邇著聞。」
五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印度五種學科知識、技能的總稱。一聲明,指研究語音、語法、修辭的學問;二工巧明,指工藝、數學、天文、音樂、美術等技藝的學識;三醫方明,指醫藥類的學識;四因明,謂邏輯學;五內明,即關於宗教哲學與修持的知識。《大唐西域記》卷二:「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
壽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長壽的境地。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一二.瞿薩旦那國》:「聲教之所霑被,馳騖福林;風軌之所鼓扇,輒驅壽域。」
證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謂修行者證悟真理,成為聖者,即佛教四果、十地、佛中的任一種境界都屬之。《大唐西域記》卷四:「時證果人愍而歎曰:『枉殺無辜,毀滅佛法,隨無間獄,流轉未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