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1>〉(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夫邊郡2>之士,聞烽舉燧燔3>,皆攝弓4>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5>,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6>,義不反顧,計不旋踵7>,人懷怒心,如報私讎8>。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注解〕 (1)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文書。音ㄒ|ˊ。 (2) 邊郡:邊境附近的郡邑。 (3) 烽舉燧燔:烽火高舉、燧煙點...
孺子可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良1>嘗閒從容2>步游3>下邳圯4>上,有一老父,衣褐5>,至良所,直墮其履6>圯下,顧7>謂良曰:「孺子8>,下取履!」良鄂然9>,欲毆10>之。為其老,彊11>忍,下取履。父曰:「履12>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13>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14>,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15>。」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
不假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費思考,用不著動腦。《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緣》:「學士大驚,喚華安到來,出題面試。華安不假思索,援筆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平步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叔不出,何也?」門下曰:「無范叔。」須賈曰:「鄉者與我載而入者。」門下曰:「乃吾相張君也。」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於是范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1>頓首2>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 〔注解〕 (1) 須賈:戰國時魏國人。生卒年不詳,為魏中大夫。 (2) 頓首:以頭叩地而拜。
世外桃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雞犬相聞12>。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3>。黃髮14>垂髫15>,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16>還家,設酒殺雞作食17>。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18>,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隔絕。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1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20>,皆歎惋。餘人各復延21>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2>,處處誌23>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24>。未果,尋25>病終。後遂無問津26>者...
借花獻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令,藏著瓶中。善慧至誠,感其蓮花踊出瓶外。善慧遙見,即追呼曰:「大姊且止!此花賣不?」青衣聞已,心大驚愕,而自念言:「藏花甚密,此何男子,乃見我花,求索買耶?」顧看其瓶,果見花出,生奇特想。答言:「男子,此青蓮花,當送宮內,欲以上佛,不可得也。」善慧又言:「請以五百銀錢,雇五莖耳。」青衣意疑,復自念言:「此花所直不過數錢,而今男子,乃以銀錢五百,求買五莖?」即問之言:「欲持此花用作何等?」善慧答言:「今有如來,出興於世,燈照大王,請來入城,故須此花,欲以供養。大姊當知,諸佛如來,難可值遇,如優曇缽花,時乃一現。」青衣又問:「供養如來,為求何等?」善慧答曰:「為欲成就一切種智,度脫無量苦眾生故...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范雎既相秦,秦號曰張祿,而魏不知,以為范雎已死久矣。魏聞秦且東伐韓、魏,魏使須賈於秦……須賈大驚,自知見賣,乃肉袒行,因門下人謝罪。於是范雎盛帷帳,侍者甚眾,見之。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於青雲之上,賈不敢復讀天下之書,不敢復與天下之事。賈有湯鑊之罪,請自屏於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1>曰:「汝罪有幾?」曰:「擢賈2>之髮以續賈之罪,尚未足。」 〔注解〕 (1) 范雎:西元前?∼前225,字叔。戰國時策士,魏人,善口辯,以遠交近攻的策略遊說秦昭王,昭王悅,官拜秦相,封應侯。雎,音ㄐㄩ。 (2) 賈:須賈,戰國時魏國中大夫,生卒年不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漢王使人閒問之,乃項王也。漢王大驚。於是項王乃即漢王相與臨廣武閒而語。漢王數之,項王怒,欲一戰。漢王不聽,項王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走入成皋。 〔注解〕 (1) 匈匈:動亂不安。 (2) 徒:僅、只。下「徒苦」則為白白使之受苦之意。 (3) 漢王:指劉邦。劉邦(西元前24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也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初為泗上亭長,秦末群雄並起,亦起於沛縣,時人稱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及項羽滅秦封劉為漢王。後劉邦還定三秦,與羽爭戰五年,終滅羽而有天下,...
聲東擊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悉其軍西邀彭,彭乃潛兵渡沔水擊其將張陽於河頭山,大破之。從川谷閒伐木開道,直襲黎邱,破諸屯兵。豐聞大驚馳歸救之,彭依東山為營,豐與蔡宏夜攻彭,彭先為之備,出兵逆擊之,豐敗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